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桃夭定终身-高冷帝君漫漫追妻录 > 棠棣(第2页)

棠棣(第2页)

祭仲将一早准备好的文书拿出,请众人签字画押,上面写着:"宋人重兵纳突,谅臣等不能事君。"然后让下人将此书和另一封密信一起送往宫中。

在另一封密信中,祭仲详细描述了自己到宋国后如何被拘,如何不从,宋君如何威胁自己要将自己身首异处,又安排多少军队攻郑。

自己虽全是无奈,但迫于形势只能做出下下选。但自己一片赤心全在郑忽处,忘郑忽不若从权,暂时避位,待他日时局稳定后,自己会再谋划将他接回郑国复位。"

这时有宫人来报,说城外有大军压境,郑忽悔恨不已。他平日最信任祭仲,军中大权六分在祭仲处,三分在高渠弥处,自己留的一分,只是为了保护宫内安全。

如今祭仲和高渠弥都在文书上画了押,他清楚此刻匆忙应战只有输的份,更可能鱼死网破,便匆匆收拾了随行物品,连他的夫人陈妃都不带,只带了百余名骑兵,从城后门走了。

子亹和子仪见子突如此厉害手段,知道郑国不再是能居之地,子亹奔蔡,子仪奔陈。诺大的一个郑宫,短短几个月竟变成了孤岛一样。宫内的仆役、小臣们也都是行色匆匆,尽量谨言慎行,唯恐一个不小心就丢了性命。

郑国国内政变的消息传入齐国时,已经是十月了。大臣中有人震惊,有人叹惋,也有人不愿相信,无人想到打下一片江山的郑国公,去世后短短数月,国内政局就发生了如此巨变。

只有诸儿担心郑忽去向,若郑忽离开郑国,第一应该来投奔的便是自己,可是为何到现在他还没有郑忽的任何消息?他既焦躁又不安,向齐王申请要亲自出国搜寻郑忽的消息。

谁知齐王却有了消息,前几日卫君有信来,说郑忽已经到达卫国都城朝歌,卫君按照公子的待遇赐了郑忽府邸和侍从,因为郑国和齐国关系亲密,故卫国来此书信向齐王通告情况,请齐王不必挂心。

齐王心中一边感叹郑忽的品性,一边感叹卫君的为人。明明郑忽和诸儿有莫逆之交,若郑忽前来投奔,齐国无论如何都要以上宾之礼相待。若郑忽要诸儿协助他复位,恐怕自己也难以直接劝诸儿坐观钓鱼台。可郑忽偏偏选了和郑国交情不深的卫国,这里面很难说不是郑忽为了诸儿不陷入两难而故意为之。

而卫君为何立即将此消息传给自己?一方面是打探齐国对于此次郑国内乱的立场,同时也是向齐国变相邀功,收容一个在诸侯中声名俱佳的公子,对卫国的声望有益无害。若郑忽将来复辟成功,卫国更是最大的功臣。

诸儿听说郑忽在卫国的消息,总算是一颗心落了地。他打算立即奔卫,齐王知道无法阻拦,只是劝慰他悄悄入卫,不惊动卫君为佳。现在郑国国内局势扑朔迷离,齐王并不想公开支持郑忽。让诸儿去见一见郑忽,一则可以尽了二人的情谊,二则也可以探一探郑忽的打算。

诸儿只带了二十余人,全是一等一的高手,当夜便奔向朝歌。秋夜露重,路边的秋虫还在苟延残喘,吟唱着最后的残乐。诸儿莫名的烦躁,烦躁中又夹杂着兔死狐悲的感伤,往常他出兵作战,常常是郑忽与他或并肩作战或遥相呼应,他总有一种一往无前的锐气,原来这锐气是郑忽给的。如今只是去卫国的几百里的路,他却有种走不到尽头的心慌。

朝歌还是到了,听说卫君赐给郑忽的宅子在卫宫西南门外两里路左右。朝歌的西南门,白日是熙熙攘攘的闹市,夜里上了灯,鳞次栉比、影影幢幢的房屋里,是劳累了一日歇息的百姓,也是入朝歌城借宿的旅人。

此处虽然不如朝歌东门外官宦居住区安静、整洁,卫君把郑忽隐匿在这里,却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开门便可享受朝歌城的热闹;若一日有郑国子突的人马寻来,无论是躲是逃,都再便利不过。

诸儿拿着齐王给的地图,七转八拐,终于看到了一个大大的酒旗“浮白”。沿着酒铺和另一个盐铺中间的过道再往里走了一会儿,才看到竹子掩映下的一个院落。诸儿上前叩门,过了许久,才有一个老者从半开的门缝里探出头来,面色可疑地望着诸儿,“公子贵干?”

“请问此处可是郑公子住处?”诸儿面色诚恳地问道。

门嘎吱一声关上了,诸儿这才明白自己问得鲁莽。过了半响,诸儿又重新叩门,朝门内喊道:“老丈,我是你家公子故交,请把这把宝剑交与公子,他一看便知。”老者开了门,狐疑地接了宝剑,过了大半响才回来,这次面色缓和了不少,说道:“公子寻错人了,宝剑奉还,您请回吧!”

或是自己真寻错了住处?也许这条街上插有“浮白”酒旗的店铺不止者一家?诸儿谢过老者,失望地转身离去了。刚走出几步,那老者说道:“公子,现在已是傍晚,公子若还没有住处,出了这个过道朝南走,不远就能觅得几处歇脚之处。”

诸儿谢过老者慢慢去了。星星点点的橘黄色点缀着夜的温柔,有风吹过,诸儿打了个机灵,突然想通了自己适才的疑惑。

那老者初次开门冷漠而戒备,第二次却热情不少,说明老者或者里面的主人是识得这把宝剑的。这把剑是当年齐王从越国有名的铸剑师那里求得,父王赐了给自己,这些年自己一直佩戴在身侧,郑忽多次和自己共同出战,是识得这把剑的。

但若里面住的是郑忽,为何他却拒而不见?诸儿边想边走,突然被前面亮光吸引,他抬头望去,是一华丽客栈,门口有小厮在招徕行人,“贵人,可有今晚落脚处?要不要进小店瞧瞧?”

诸儿踱了进去,后面几个他的暗卫随后也一个个跟了进来,天色已晚,诸儿打算今夜就在此歇息,明早再回那院子问个究竟。有人领诸儿来到一间屋子,推开门,里面竟是极富丽的陈设。诸儿心里有些戒备,但抵不过白日的奔波倦怠,不一会儿便沉入梦乡。第二日一早,诸儿问石之纷如昨夜休息可好,石之纷如只说平常。

“主人,若说平常,倒也不平常,属下倒是觉得这家客栈处处透着蹊跷。我们分批入住这家客栈,付同样的房资,主人您的客房华丽无比,小的却普普通通。

前台掌柜的、迎宾的,和我说的是卫国话,今早我听到他们聊天用的却是外地话,若属下听的不错,倒像是郑国口音。”

“石将军,这些年,、你的侦察功夫是越来越好了!这家店不出意外,定是郑国的暗线。"

"可是这里是卫国的地盘,郑公子明目张胆设暗线在此,难道不怕卫君忌惮?"石之纷如不解问道。

"卫君既有收留郑公子的气魄,这暗线是不是是卫君授意都难说的很!我今日要再探郑公子住处。你今日在这附近多转悠转悠,看能不能多探得些消息,顺便和我们在卫国的使者见个面,探一下最近卫宫有什么新闻。"

诸儿再次来到昨日的宅子,此时太阳刚刚升起,顺着晨光诸儿看到青灰色的石壁上刻着"丰"字。诸儿又去扣门,很快门便开了,依然是昨日的老者,只见老者满脸堆笑:“公子,这里没有您要寻的郑公子!公子请去别的地方寻吧!”

诸儿也笑了笑:“我既寻到了这里,说明我和你家主人有缘,请老丈代为引荐一下吧!不是我要寻的公子也无妨!”

老者怔了一下,进去了好一会儿,又出来说:“真不巧,我家主人有事外出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