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是几个触目惊心的字迹——【雨夜屠夫案】。
方诚在阿邦空着的办公位坐下,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卷宗。
一股尘封纸张特有的霉味扑面而来。
“这案子,是咱们队里所有人的心病。”
阿邦给他倒了杯水,自己则靠在桌边,点燃了一支烟,眉头紧锁着。
“凶手极其狡滑残忍,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我们怀疑他受过专业培训,或者就是顶尖特工退役,因为现场处理得太干净了。”
“我们动用了所有技术手段,连一小片完整的指纹、一根有效的毛都没找到,甚至连凶器是什么都无法确定。”
听着阿邦讲述,方诚目光落在第一页的案情综述上。
【初步犯罪嫌疑人侧写:男性,身高约18c185c体重约在75kg左右,身材偏瘦,异常敏捷,推断曾接受过系统性的反侦察或特种作战训练……】
“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他的作案习惯,或者应该说是特殊嗜好。”
阿邦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力感,又有些许唏嘘。
“案时间都在雨夜,地点遍布东都各处,主要在江北、江东、文川三个区。”
“凶手专挑独行的年轻女性下手,学生、刚下班的白领、酒吧舞女,什么类型都有,唯一共同点就是年轻貌美,经常去娱乐场所,有夜生活习惯。”
“从去年三月初的第一起案子到现在,手法相似的凶杀案一共有十三起,我们全都并案处理了……”
方诚翻动着卷宗,目光从一页页被害者的资料照片滑过。
每一张都曾是鲜活的生命,如今却成为冰冷的物证。
“一个目击者都没有吗?”
他轻声问道,没有抬头。
“有过一个。”
阿邦的眼神黯淡下来:
“严格来说,也不算目击。”
“去年五月份时候,有个兄弟在案地附近巡逻,当时雨太大了,他远远看到一个可疑的黑影,在前面一闪而过。”
“等他追过去,人已经消失在巷子里,连个鬼影子都没留下,就像……幻觉一样。”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我们大致确定了凶手的形貌特征。”
“那位同事呢?”
阿邦沉默了片刻,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死了。”
“被凶手杀死的?”
“不清楚,他是事后中毒死了。”
阿邦摇了摇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成拳:
“法医结论是误食了过量致幻剂,但我总觉得……两件事放在一起,太巧合了。”
方诚没再追问,继续翻阅卷宗。
随后,看到一份法医鉴定报告:
【……在多名受害者的创口深处,均检测到一种微量的黄色粘性残留物。经质谱分析,该物质主要成分为一种未知的、结构复杂的蛋白质,具有极强的生物酶活性,能产生神经毒素,快催化组织坏死……】
方诚目光微微闪烁,似乎想到什么。
于是向阿邦求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