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打个大西瓜》是一部极为深刻的反战题材动画短片。
开头以两国元首的会谈切入,作为背景的世界地图是两只恶犬争抢骨头的抽象展示。
没有一个废镜头,只这一点,就不是陆鸣泽的风格。
你要知道,陆鸣泽之所以拍不了电影,主要原因就是他电视剧拍习惯了,叙事节奏根本不可能这么快!
用2000分钟讲一个故事和用100分钟讲一个故事,那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儿。
影片从谈判桌上的博弈到全面战争,视觉感官层层递进,把人和武器隐喻成牌桌上的扑克牌,深刻至极。
而两个主角从你死我活到偏安一角,在战火烽烟中怡然自得。又让影片得到升华。
“真好啊!”很多老师生出当初与陆鸣泽同样的想法,这特么怎么不是我拍的呢?
是的,别看影视圈逐步的资本化、商业化。
可有些东西,到什么时候都无法改变。
那就是,虽然那些名垂青史的好作品大多不赚钱,甚至赔钱。
可特么,它就是有魔力让所有创作者趋之若鹜!
商业转化再好的导演,你也比不上正剧,文艺导演来的有好名声。
这就好比老谋子,商业片拍的再成功,人们夸他的点依旧是他早期的文艺片。
冯裤子把喜剧玩的再明白,他依旧要去拍集结号,拍1942。
不光中国如此,好莱坞也是一样!爆炸贝够成功了吧?可他就是比那几位好莱坞大导矮一头,因为他只会拍商业。
再说直白点,在座的各位的中戏老师,研究了一辈子影视行业,也不一定有这么16分钟拿得出手的东西!
此时,小放映厅中的气氛有点诡异。
包括王战在内,看楚安的眼神儿都不一样了。
不到20岁就能拍出这种东西,以后还了得?
很多人不无羡慕的看向场中的一个人。
这人叫马良辰,电影电视系的副主任,也是电影导演专业研究室的主任。
在大伙看来,像安这种好苗子,进中戏只能进电影导演专业!分到任何一个专业都屈才了。
也就是说,楚安未来四年,注定是马良辰手下的兵。
张恒虽然和陆鸣泽不对付,但他不迁怒于楚安,此时吃味的对马良辰道,“你老马走了狗屎运了!”
“这种有实践,有才华的苗子,在你手底下呆两年就能出成绩!”
他是真真的羡慕啊!都能想象得到,楚安学个一两年,利用圈内的资源和编剧能力,拍个处女作,再拿点什么奖项。。。。。
那老马的尾巴不得翘到天上去?
关键是,本科在校就能拿奖,后面呢?还有研究生呢?说难听点,未来六七年,甚至十年!楚安都是马良辰的晋升台阶。
拍拍马良辰的肩膀,“恭喜哈!”
马良辰表现的却很淡定。。。。
皱眉看着还在舞台上站着的楚安,不知道的以为他瞧不上楚安这个新弟子呢。
撇了眼王战,终于开口,“王老,您觉得怎么样?”
王战老脸一黑!我特么能觉得怎么办?
他有点针对楚安和王成志的事儿,在系内不算什么秘密,大伙儿都看得出来。
但是,你马良辰这个时候让我表态就特么有点不地道了吧?
没有这个短片,王战还能有话说,甚至表现出对楚安的不喜欢。
而他毕竟是大主任,招生不可能不考虑他的判断。
即便楚安在初试表现的再好,也有可能被中戏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