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 第四十七章 教育和农事(第1页)

第四十七章 教育和农事(第1页)

按住京兆府那边一些实在太想进步的官员蠢蠢欲动的心,张承道就抽身回到了白石仙宗。

从白石仙宗到京兆府,正常不拼命的情况下,只需要飞不到一个小时,通勤时间还算能接受,所以张承道专门下令,安排为每七天开一次朝会。

和现代电视剧里演的不同,古代皇帝其实没有几个天天上朝的。

大部分皇帝都是十天半个月上一次,五天上一次朝都算是勤政的,哪怕是著名的劳模皇帝雍正,也只是常常单独召见军机大臣,并非每日都上朝,朝会亦都是按礼制来的。

像周国,以前继承的前周朝的惯例,每五日开一次朝会,还经常取消??这事儿全看皇帝心情,并不是定死的。

而张承道又不是劳模,也不想天天来回两个小时通勤,所以就定下了七日一次的标准??一个星期只上一天班,就算因为通勤时间长得早点起床,也还能接受。

主要治国方面的变法得一点点来,等自己两个徒弟学会了传送阵以后,就能在各地设立传送阵,到时候让各地官员和京兆府的官员直接用传送阵来白石仙宗开会上班,自己就不必千里迢迢去京兆府了。

而更重要的是,有了传送阵,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就不会出现一个地方出现民乱或灾情,都等人快死光了,当地起义军都称王称帝了,才报到京兆府的情况了。

甚至赈灾粮也不会出现吃拿卡要了,真要是有心里没数的,张承道都能亲自盯着,然后学老朱,挨个儿来个剥皮楦草!

总之,还是要大力挖掘修仙人才,发展修仙“科技”,才能让晋地的百姓慢慢过上好日子。

因此,第一步就是……………

“建白石仙道大学一事,要尽快落实。”

在处理完李仁顺的丧事之后的第一次朝会上,张承道率先提出道。

其实古代也是有“小学”和“大学”的,只不过和现代的“小学”、“大学”略有不同,比如“小学”,学习的是识字、礼仪,读的也是什么《孝经》、《论语》。“大学”则学习更高深的经典,比如五经,或钻研一些道德哲学。

当然,更系统的教育体系,其实是六学体系,即国子监下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共六个学馆。

和萧国学去的不伦不类的国子监与太学双教育机构并行的体系不同,周国的这套教育体系,有些像教育局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不光按官员的品级划分学生入学的学校等级,还分了不同的科目。像算学、书学、律学,就类

似“专科”,地位总是不太高。

但无论是六学体系还是萧国的双教育机构并行的教育体系,“大学”更多的是指的概念上的意义,就像《大学》这本书一样,真正叫“大学”的教育机构,还真没有。

早在上一次处理尸傀,维持京兆府秩序的那场非常例的朝会上,张承道就提出过要建一所修习仙道的学校,大部分朝臣还是赞同的。

谁不想修仙?

况且,明镜国师这件事,也确实令他们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早日送子弟进入修习仙道的学校,就早日能抓住机遇,能不能成为仙长身边的亲信先两说,至少不至于再遇到明镜国师这种妖邪,还是毫无还手之力。

就像堂堂御林卫大将军,三品先天尊者的武者,却说死就死了,就连二品的李景安李宗师,也死得悄无声息!

这怎能不让众人惊惧?

若是修仙。。。。。。至少,不会如此束手无策吧?

甚至有以王延庆为首的激进官员认为,应该干脆取缔六馆,直接改成修习仙道的新六馆!

别说,张承道还真仔细考虑了一下这个建议,但因为师资力量的欠缺,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自己又不会教,能教人的徒弟又有限,总不能到时候就给学生发书,然后让他们自学吧?

有几个金卡啊,这么玩?

所以这个建议就被张承道搁置了,还是下令选址后,清理出一片地方,然后由张承道亲自打灰。。。。。。咳,不是,是亲自“变”出所需的建筑。

像这种基础教育机构,就没必要搞什么试炼了。

张承道一挥手,拟定让所有考上举人的,都可以入白石仙道大学修习仙道,“学费”全免,生活费由朝廷补贴。同时,还让各地着手建立地方上的“仙道中学”,中学将放宽到考中秀才的都能进入学习,不过中学就要收取“学

费”来维持学校的运转了,也没有什么生活费补贴。

主要是再秀才之下的,几乎就相当于半个文盲了,就算收进学校里,还得重新识字学文章,培养成本太大,实在不划算。

得到中书令等人保证三日内择定选址后,张承道这才继续提起下一件事:“这次我还带了两百斤灵麦麦种,司农司和劝农司负责此事,先在京兆府附近推行,尽快推广全部地区,这种灵麦产量高、味道好,虽远远不及白石山

所产灵麦,但也比如今的麦种强上不少,若是完全推广下去,百姓就再不愁吃了。”

若是再早一个月,张承道都没办法提供这种灵麦麦种。

因为整个世界的灵气浓度太低,除了白石山一带还能种系统出品的这些灵麦,在其他地方种,包种不活的。

但自从那棵古怪的寻木窜起来以后,围绕白石山方圆数千里的范围内,灵气浓度都渐渐变高,就连萧国那边想方设法一直种不活的二代灵麦麦种,都在寻木长起来以后发了芽,终于成株!

张承道为此还专门在【农田】试过,二代灵麦的麦种也可以在【农田】里种植,产量更大、收获时间更短,但所蕴含的灵气就少的可怜了,几近于无,和商城里买的麦种完全不能比。

但即使如此,也足够令向莺馥惊喜了,农业,或者说粮食产量,偶尔都是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最小变量。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