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赶早市,天还没亮,孙师傅就一瘸一拐地在菜市场转悠。
卖白菜的大娘问他:“老伤腿又疼了吧?”他笑着说:“不碍事,咱得给战士们买新鲜的。”
刚开始干这活时,王伟没少出错。
有回少了五十块钱,王伟急得一宿没睡着,生怕被当成贪污。
班长章大龙二话不说,陪王伟熬了一整夜,一条一条地核对。
“你看,这儿酱油记成两箱了。”章大龙指着账本说,“干咱们这行,得有颗平常心。”说完还从褪色的军装口袋里掏出两块水果,那是他每个月省下来的。
那会儿部队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1。95元。
这数字看着不大,可要管好几百人的伙食,一分一厘都得算准。
每次算账,王伟都要用红笔把重要数字画个圈,生怕记错了。
战友们都说王伟是个闷葫芦,可他们不知道,王伟那会儿脑子里全是加减乘除。
看见别人休息时玩闹,王伟在算今天的青菜能不能多配两个鸡蛋;看见别人写家信,他在琢磨明天的采购清单。
有天晚上王伟发烧了,头晕得厉害,还惦记着第二天的采购单子。
老班长章大龙硬是把王伟摁在床上打针,他说:“你要倒下了,战友们可就要饿肚子了。”
那天晚上,章大龙守在王伟床前,给他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
最难熬的是夏天,厨房里热得像蒸笼。
有次王伟被熏得眼泪直流,还得蹲在地上用放大镜看被油烟熏黑的计量表。
炊事班的老李见王伟这样,给他煮了碗绿豆汤,还特意放了冰。
想家的时候特别多,尤其是接到信说王伟他爸得了重感冒。
王伟一宿没睡着,写了三封信才寄出一封。
章大龙看他闷闷不乐,就说:“给战友负责,就是给家人争气。”
那年冬天,王伟父亲的病情加重了。
于是,王伟请了三天假回家探亲。
等王伟回家后,看到屋里的煤炉子都熄了,心里难受得要命。
王伟的母亲这会儿还在街口卖豆腐,脸冻得通红。
父母过的很苦。
回部队后,王伟更加卖力气干活,想着多为战友们做点事,也想为父母争气。
慢慢地,王伟发现这工作还真有意思。
每天看着战友们吃得香,他心里就美滋滋的。
王伟还琢磨出了一套记账方法,设计了新的账本格式。
章大龙说他这脑瓜子转得快,以后准能干大事。
有次连队组织野营拉练,王伟特意给炊事班准备了加餐的钱。
看着战友们围着篝火吃热乎乎的饭菜,王伟第一次觉得当个计时兵也挺好。
那天晚上,大家还真情实感地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
夜深人静的时候,王伟总喜欢翻翻账本。
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后面,是战友们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