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知道你一定会还的。”王晓燕坚持道,“再说了,我毕业后可能会去外地工作,到时候也用得着你。”
在王晓燕的坚持下,魏大军最终接受了这笔借款,加上自己的积蓄和银行贷款,买下了人生中第一辆车——一“京驰—c200型”出租车。
从此,魏大军的生活轨迹彻底改变了。
跑出租车的收入比在修理厂高了许多,虽然辛苦,但看着存款一天天增加,魏大军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一年后,魏大军就还清了王晓燕的借款,还额外送了她一份贵重的礼物表示感谢。
不久,王晓燕大学毕业,应聘到了“京城汽车集团”汽车设计研究所工作。
临走前,俩人在黄河边散步,王晓燕突然问魏大军:“大军,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开一家修理厂?”
魏大军愣了一下:“想过,但资金不够啊。”
“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王晓燕微笑着说,“我在燕京也会帮你留意一些机会的。”
送她去火车站的那天,魏大军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鼓起勇气问道:“晓燕,我。我可以经常给你写信吗?”
王晓燕笑了:“当然可以,我等你的信。”
就这样,俩人开始了长期的书信往来。
在信中,魏大军告诉她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梦想;
王晓燕则分享她在燕京的见闻和感受。
渐渐地,魏大军发现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曾经在火车上给他纸条的姑娘。
年底春节,王晓燕从京西回中州过年,魏大军鼓起勇气向她表白了。
出乎他意料的是,王晓燕竟然红着脸当场点了点头道:“其实,我早就喜欢你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魏大军好奇地问。
“从火车上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王晓燕害羞地说,“你穿着军装,眼神清澈又坚定,让我觉得很安心。”
原来,那张改变魏大军命运的纸条,不仅仅是一个善意的帮助,更是一个姑娘对一个陌生军人的暗恋。
一年后,在王晓燕帮助鼓励下,魏大军开了自己的汽车维修厂,还加盟了“京城汽车集团”售后体系。
王晓燕从设计中心辞职回到中州,和魏大军一起经营这个小小的事业。
同年冬天,他们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
婚后的日子忙碌而充实。
魏大军负责修理厂的技术和管理,王晓燕则负责财务和客户关系。
小两口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生意越做越大。
借着“京城汽车集团”蓬勃发展的东风,魏大军两口子开设了第二家修理厂,并开始代理一些汽车配件的销售。
等到了2000年以后,他们家的生意已经发展成为南河省一个各城市里拥有十几家连锁店的汽车服务集团。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魏大军敏锐地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他注册了“老兵汽修”商标,统一了所有门店的视觉形象,并建立了标准化的服务流程。
与此同时,他的妻子王晓燕组建了专业的采购团队,与国内外知名汽车配件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率先在行业内引入erp管理系统,实现了库存、销售、财务的数字化管理。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更为企业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产。
在人才培养方面,跟各地汽车技术培训联合培养学徒,为公司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面对同行越来越激烈地竞争,魏大军在王晓燕的建议下果断调整战略,将业务重心转向。
他们推出了“一站式汽车管家”服务,包含保养、美容、保险代办等全方位服务,这一创新模式很快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短短几年,“老兵汽修”已成为南河省最具影响力的汽车服务品牌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