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本人并不擅长管理教务,招收的弟子越来越多,鱼龙混杂,渐渐也力不从心,便放之任之,最后干脆关起门来自己闭关。以至于后来上万的教徒,却无一正经主事之人,实力强劲者便开始拉帮结派。一场场争权之战闹得教内鸡犬不宁全域皆知。此后,教徒死的死,散的散,这道教第一大派没多久就落寞了。
祖师出关后一看这光景,叹息连连,凌空一指,钦点了个老实的小子做掌教,当日便气得坐化于莲雾台上。这一指,恰巧指向止战派的大师兄,道号抱朴子的林道长——也是后任掌教至真子的师父,林守一。
然传到至真子这代,更是萧条。如今教内教司长老、内外门弟子兼洒扫杂役也不过百余人。而昔日群山环绕的巍峨仙宫,也大多落了锁。
那年,宁逍入门。
她虽入门最晚,辈分却不小。作为本派现任掌教的第一位亲传弟子,其他众弟子无论长幼,皆要称其一声‘大师兄’。
清宁有祖制,每位弟子修行的地基皆由教内教司引导,就算掌教亲传,也得与新来的小弟子们一起在书社修习经文和基础的术数口诀。
教内有设习文书社四座,分别是:有攸、玉惊、止观、栖云;授:文、术、理、武四科。
他们今日便是在玉惊书社修习术法,由教司碧波仙子为他们演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围着她,都想看得更仔细。
仙门里也有一些弟子出身矜贵、见识甚广,如左仟,又如林愚。但就算稳重自持如他们,头次看见仙长示范的灵光术法,眼底也会忍不住露出明显的惊艳,终究不过是稚龄孩童。
宁逍却不一般,今日她穿了身圆领的暗红锦衫,头顶梳了个小道髻,发髻间缀了颗金珠子,懒懒地站在一旁,仿佛对这一切都没甚兴趣。
本是芙蓉艳丽的打扮,偏生那玉白的小脸总面无表情,清冷冷的仿若仙童一般。
别的孩子见她生的好颜色便心生好奇,都想上前去搭讪。然而她不理便罢了,还拿小眼睨人家,仿佛别人倒欠了她几百两金子。
如此这般后,弟子中就渐渐传出大师兄很难相处的谗言。
而课上,每逢师长点她,她便动辄复现分毫无差,经常引得众弟子惊羡不已,然而她却视这为寻常。是以,小弟子们又知晓了大师兄不仅不好相处,还很不好惹!
可宁逍又怎会在意旁人的看法。
“嗯,这般行云流水、不骄不躁,做师父的,甚是欣慰!”廊下那不修边幅之人点评道。
至真子总是放心不下他唯一的小徒弟,每逢教内大课就偷躺在书社的檐廊下,看那奶娃娃板着棺材脸习文学术。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此子真乃绝顶成仙的好苗子,我真好眼光!”至真子不住地暗喜。
自此,逍遥便成了她的道号。
许是师父想她一生不为尘事所困,能扶摇直上自在逍遥罢。。。
。。。。。。
京都,司部内堂。
“归藏,燧锋城是你从前熟悉的地方,此行。。。。。。就由你带殿下去吧。”
黑衣姑娘抱着刀的手紧了紧:“是,义父!”
“莫怕。。。握稳你的刀!”
那身量奇高的壮汉伸出大手,在她头顶上用力地按了按,揉乱了一头梳得整齐的发髻,又哈哈大笑地离开了。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