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阳于是说道,“过年,你们就不要买猪肉鸡肉了,我们家肯定准备了,买两条鱼,买点海鲜就够了,悠着点,别买太多。”
别像去年那样,准备了三缸年货,正月里吃不完,放到开春,外面开化,怕东西坏掉,只能天天吃肘子炖鸡。
他爱吃肉,但架不住要天天吃顿顿吃,真的受不住。
那一阵子,打嗝都是红烧肘子味。
姜菱当然知道陈向阳说的是什么,但她觉得那不能怪她。
她去置办年货的时候又不知道陈向阳会从家带着年货回来,正月里只吃她买的那一份年货,那肯定是正正好的。
“放心吧,我知道的。”姜菱说,“别人家想天天吃肉吃不着,你倒是好,还挑上了。”
陈向阳:“我当然愿意吃肉啊,不过也不能买太多,吃不完就糟蹋了。”
最可气的是,姜菱和宋观书吃得不多,总说吃不完就送给邻居吃,这样不会浪费。
陈向阳不舍得这么好的东西送给邻居,于是死命地吃。
姜菱他们两口子倒是好了,就看着他吃肉,悠闲得很。
“什么时候回去啊。”他来了,姜菱收起了桌上的手稿,抓了一把瓜子。
“明天就走。”
趁着宋观书出去的功夫,陈向阳压低声音跟姜菱说。
“你不能总欺负哥。”
姜菱挑眉,这是替他哥找回场子来了?
结果就听他说,“静雪教过我一个成语,叫作涸泽而渔,你总欺负他,万一他哪天不干了,那你怎么办啊,你得适当地给他一些好处,才能一直欺负他。”
姜菱:人果然要多读书,这个大傻子都长出脑子了。
陈向阳的声音压得更低了,“我当着他的面批评你,有人给他出气,他就不会记你的仇了。”
这是他跟他妈他姥姥学到的生活智慧。
姜菱心道,宋观书本来就没有要记恨我。你打扰了他的好事,他记恨你还差不多。
宋观书回屋后,看姜菱笑得一脸诡异,莫名其妙问,“你笑什么?”
陈向阳终于想起这俩人是两口子了,怕姜菱把他刚才说的告诉宋观书。
在宋观书看不到的角度,他双手合十冲着姜菱拜拜。
姜菱眼角眉梢都透露着得意,“我在笑,还是我跟陈向阳的关系好。”
别看宋观书还给陈向阳发工资,这都白费。
她这就纯属想太多了,并不是因为陈向阳更向着她,才会跟她说这些带有明显偏心意思的话。
而是说,他怕这两口子掰了,他在中间左右为难。
宋观书刚才出去是找钱了,他把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陈向阳。
姜菱撑着脸看他,话却是跟陈向阳说的,“你有没有觉得,你哥掏钱的姿势特别帅。”
“那当然了。”
“哥,这钱我不能要。”他今年下半年啥活儿都没干,被姜菱和宋观书养了半年,他哪里还好意思要宋观书的钱。
“是给你回去采购特产的经费,不是给你的。”
陈向阳光是打眼一看,就知道这信封里必定装了不少钱。
宋观书写的采购清单虽然多,但都没啥贵的东西,就算是加上他带的猪腿、小笨鸡,也用不了这么多。
“你跟姜菱一直照顾我,我吃你们用你们,带点特产回来是应该的。再说了,你那单子上的东西全是我们自己家产的,根本花不了多少钱,你给得太多了。”
陈向阳不肯接钱,姜菱便拿过宋观书手里的牛皮纸信封,半强硬地塞到陈向阳兜里。
“又不是给你的,是给你爸妈还有你奶奶的。”
“明天回老家的话,你现在就赶紧回家收拾行李吧。”宋观书嫌他多余,想要赶紧把人送走,就是不知道陈向阳离开之后,他还能不能进行刚才的话题。”
陈向阳满不在乎道,“我回家不用带着行李,就穿一身衣服回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