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确实对于入主尚德集团比较感兴趣,但是前提却是把属于原主的管理层彻底踢出局,不然的话,这家公司到底能不能按照他的思路去发展,可真不好说。
叶开的一贯做法,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完全自主。
他可不希望在自己的苦心经营下,公司内部还存在一个游离于自己的管理权限之外的小势力团体,这对于他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事情。
“踢开管理层,并不是不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以过去的中层管理人员,加上职业经理人团队,我想大概需要一支50人左右的团队入驻,就能彻底把过去的管理层给踢开,全方位接手这家公司。”
黄友恭仔细盘算了一下之后,就对叶开回答道。
“需要这么多人吗?”
叶开听了,倒是吃了一惊。
当初他去接管绿能芯动力那么大的一家企业,也不过就是单枪匹马杀了过去,一番手段下来,就把整个企业收入自己囊中,却没有想到如今想要掌控一家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竟然需要整整一支50人的团队,才有可能达成这
个目标。
难道说,不是自己的产业,工作效率就相差了这么多吗?
“确实需要这么多人才行。”
“不管怎么说,尚德集团都是员工人数上万的大企业,人少了根本无法彻底掌控所有的关键环节,也无法取代之前的管理层。”
黄友恭却是一点儿都没有迟疑,直接点出了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
“责。”
“居然有这么多员工啊。。。。。。”
叶开一听尚德集团的员工竟然高达上万人,一时之间竟然有点儿想打退堂鼓的想法。
他其实是一个怕麻烦的人,而且也不愿意往自己肩头承担太重的担子。
在他的企业里面,一向是追求高度自动化的操作,就像是现在的绿能芯动力工厂里面就引入了大量的自动机器人设备,应用于生产,对于工人的招聘已经处于比较严格的控制状态。
可是尚德集团这样的企业,虽然号称是洁净能源高科技,但其生产当中需要的工人数量确实有点儿多了,这就让叶开感到有些犹豫。
让叶开对一家大企业进行重组,然后给它制定全新的发展路线,这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牵扯到大量工人需要安置的问题,这就让叶开觉得有些为难了。
作为一个比较有良心的企业家,叶开当然很清楚稳定这些工人的就业岗位,对于当地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可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看问题,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他领导这个企业大踏步地往前走。
在某些时候,人多是一种很大的优势,但是在经营企业的时候,过多的员工数量对于老板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他需要时刻考虑喂饱这么多张嘴,而他做出的每一项决策也需要首先考虑到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问题。
“不管我怎么看,这尚德集团都是一个天坑。”
犹豫了一阵子之后,叶开决定先把这件事情放下来。
或许他可以学别的投资者那样,仅仅利用尚德集团来作为自己资本运作的一个筹码,等到利用完毕之后就弃之如敝履。
如果这样的话,他肯定能够在赚取一大笔利润之后,全身而退。
可是想到这么一番折腾之后,尚德集团仍然无法摆脱最终走向二次破产的命运,那上万名员工依然要面临着被迫离开工作岗位的结局,叶开的心里面就有些不大舒服。
既然很难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叶开就考虑是否要放弃入主尚德集团的想法,转而去做一些轻资产的运作,这样来钱的速度可能更快,而且也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顾虑。
但是,他心里面却仍有一些不甘。
毕竟叶开非常清楚,想要成为全国排名靠前的企业家,光靠炒炒股提升一下自己的身价是做不到的,必须要承担起足够的社会责任。
在这其中,要养活足够的员工,达到一个比较庞大的数量规模,才能成为真正顶尖的企业家。
要做到这一步,手底下的员工数量怎么着也得累积到十万人规模以上,才算是可以拥有一方话语权的重要企业家。
不然的话,你跟人家谈什么社会贡献呢?
仅仅是每年捐出去几个亿,几十个亿,即便是上百亿,也达不到同样的效果。
只有钱而没有自己的强大实体产业群,那就是一只肥硕的年猪而已,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抛弃。
黄友恭见叶开对此事的兴趣似乎淡了许多,心中也有许多遗憾。
他是非常希望叶开可以入主尚德集团,然后把自己扶持到管理层的位置上,可若是叶开没有了这样的想法,黄友恭也呼奈何。
“帮我放出风声去,就说我对尚德集团有点儿兴趣。”
等到黄友恭离开之后,思虑再三的叶开,终于开口对纪青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