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刚要举杯,县招商办的李副主任就插了进来:“老林你急什么?按顺序该轮到张书记了!”
说着狠狠瞪了那人一眼。
觥筹交错间,苏宁的西装口袋已经塞了二十多张名片。
有想代理永仁电子产品的,有要承包建筑工程的,甚至还有自称好莱坞经纪人的,说能帮他在美国政界牵线。
最离谱的是县文化馆馆长,拿着本泛黄的族谱,非说考证出苏宁是宋代大文豪苏辙的第三十八代孙。
苏宁借口接电话逃到洗手间,对着镜子松了松领带。
镜子里的自己面色微醺,眼角已经有了细纹。
九年了,当年那个在货轮底舱吐得昏天黑地的毛头小子,如今成了家乡人眼中的“财神爷”。
他拧开水龙头,冰冷的水流冲刷过手腕,带来片刻清醒。
走廊拐角传来压低声音的争吵。
苏宁听出是招商局的王局长和刚才那个建材商老林。
“姓林的你懂不懂规矩?苏总这种级别的投资,轮得到你这种小厂子掺和?”
“王局,去年修县政府的工程款您可还欠着我八十万呢!”
“闭嘴!明天就给你结清。今天要是坏了招商引资的大事,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苏宁悄悄退回宴会厅,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
他想起洛杉矶华人商会的警告:回国投资最怕遇上“关门打狗”………………
招商时甜言蜜语,等资金落地后就各种刁难。
“苏总!正找您呢!”县长满面红光地迎上来,“省台记者想做个专访,您看………………”
“抱歉!我父亲年纪大了,得送他回去休息。”苏宁顺势扶起父亲,对满厅宾客点头致意,“感谢各位厚爱,具体投资项目我们改天详谈。”
走出宾馆时,夜空中炸开一簇簇烟花。。。。。。
这是县里临时加的“欢迎仪式”。
五彩光芒映在父亲沟壑纵横的脸上,老人欲言又止。
“爸,您想说什么?”
苏明德叹了口气:“阿宁,刚才那些菜。。。。。。够咱村小学两年的伙食费了。”
“正常的!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回老宅的路上,苏宁的奔驰车队被一群举着横幅的村民拦住了。
他心头一紧,摇下车窗才看清横幅上写着“欢迎苏宁先生回乡投资”。
“苏总!我们是凤埔乡柑橘合作社的!”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农扒着车窗喊,“听说您要建厂,能不能收我们的橘子?这几年价格被压得太低了。。。。。。”
秘书刚要驱赶,苏宁已经开门下车。
他认出来这是村西头的李伯,当年他离家时,李伯偷偷塞给他两百块钱。
“李伯,电子厂恐怕用不上橘子。”苏宁苦笑道,但看着周围村民期待的眼神,他话锋一转,“不过我们集团有意在国内开拓超市业务,到时候我们可以研究下水果供应渠道。”
村民们顿时欢呼起来。
有人提着自家养的土鸡要往车里塞,有人抱着新摘的枇杷非要他尝尝。
这份朴实的热情,比宴会厅里的阿谀奉承让人舒服得多。
回到老宅已是深夜,但客厅里还坐着七八个亲戚。
见苏宁进门,众人齐刷刷站起来,几个半大孩子被父母推搡着上前叫“大伯”“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