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有些懂事了,何况这里又是清朝,是王府,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时候的孩子心智成熟得早。
“真的。谁家的阿玛和额娘都会有拌嘴的时候的,就像朝朝身边的丫鬟姐姐们,也会有拌嘴的时候,她们不是气消了就和好了吗?”宋玉瑶又解释道。
“那额娘可不要和阿玛生太久的气噢,你们早点和好,好不好?”旁边的长岁懵懵懂懂,但是,快七岁的朝朝却已经知道阿玛和额娘闹矛盾不是好事了。这后院里可还有嫡额娘和好几位庶母呢!
“朝朝放心,额娘心里有分寸的,不会和你阿玛生气太久的。你个小孩子家家的,每日只管好好用膳、睡觉、跟着你先生和武师傅学习、快快乐乐玩就是了,不用为阿玛额娘的事担心。”宋玉瑶这样道。
不过,她心里却是打定了主意要给胤禛长个记性,省得胤禛还以为她是完全没脾气的。
“好了,快来吃饭吧,再不吃饭都要凉了!”宋玉瑶打断了女儿接下来的话,开口道。
朝朝见额娘已经不想再多说什么,便也止了话头。看额娘这样淡定的样子,她心里也安心了不少。
按照奶嬷嬷和她身边的大丫鬟所说,她额娘这些年一直盛宠不衰,在和阿玛的相处上应该是极有分寸的,这次阿玛虽然生气了,但是想来以额娘的手段,把阿玛哄回来应该不难。
而且,阿玛对额娘和她们姐弟两个的用心她是知道的,再不济还有她和长岁呢,她就不信阿玛还能不顾及她和长岁两个!
这样一想,朝朝心里又安心了不少,就先把这件事放在了一边,开始安心地和额娘、弟弟一起用饭了。
宋玉瑶坐在中间,左边是大女儿朝朝,右边是小儿子长岁,娘三个一起美美地吃着。
朝朝面前是一个和宋玉瑶面前的碗一样大的、成年人用的白色陶瓷大碗,里面盛着满满一碗米饭。
她用勺子舀了几勺子熬得浓浓的黄焖鸡的浓汤,浇在碗里的米饭上,然后自己拿着一双筷子,一边往嘴里夹着喷香喷香的鸡肉,一边往嘴里不断夹着米饭。
没一会儿,面前的那一大碗米饭就被她干掉了一半,桌子上摆的那一大盘黄焖鸡,靠近她的那一块区域,也凹进去了一大块!
不只是这么个菜如此,还有旁边的那盘同样分量不少的烩水笋丝、麻婆豆腐、水晶丸子等菜品,靠近朝朝的地方也都凹进去一大块……
宋玉瑶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朝朝,在为孩子的能吃能睡感到安心的同时,也忍不住有些感慨。
朝朝虽然不像自己觉醒了异能,但是这饭量也快赶上自己了,现在的力气拉起弓来,她阿玛已经完全不是对手了。
从去年开始,胤禛就已经给她安排了女先生和女师傅,也在王府安排了地方供她读书习武,以及学习一些琴棋书画等方面的淑女技能。
她听胤禛的意思,是打算弄一个家塾,等二格格、三格格、四格格满六岁了,也让她们一块去读书。
至于习武,就看她们各自的想法,想习武的也可以跟着女师傅一起习武,不想习武的也不强求。
而等以后长岁大了之后,胤禛是打算让长岁去前院跟着他和先生、武师傅读书习武的,到时候也挪到前院去,和他在前院住。
宋玉瑶自然是没意见的,事实上,她对胤禛的这种规划还是挺满意的。在她现代人的观点看来,孩子大了本来就是要去上学的。
朝朝又不是挪出去住,只是白日里去上个大半天学罢了,和在现代去上小学差不多。而且她也是需要自己的时间的,生活不能都被孩子占了,所以,她接受良好。
至于长岁,这时代的男孩大了之后都是要挪出去的,不会让和额娘住在一起,那跟着胤禛在前院她自然也没什么意见,胤禛总不能亏待了自己的儿子。
不过,这样的话,长岁能留在她身边的年纪也没有几年了。时间过得真快,长岁出生好像还是没多久之前的事,一时她有些恍惚,忍不住开始看起了自己的儿子。
他今年已经两岁半多快三岁了,眼睛长得有些像她,别的地方则长更像胤禛,脸庞上也有一两分康熙和德妃长相的影子,是个眉清目秀的温柔小男孩。
在他一岁多的时候,宋玉瑶也像当初养朝朝一样,给他逐渐断奶了,这一年半多的时间以来,长岁早就正儿八经地吃饭菜了。
这会儿,他面前摆着一个比宋玉瑶和姐姐朝朝用的碗要小一些的白色陶瓷碗,但是碗里也是盛了满满一碗饭。
虽然年纪尚小,但是,他的小胳膊小手已经很有力气了,这会儿拿着小勺子稳稳当当的,一勺米饭一口菜地吃着,小奶牙咬得嘎吱嘎吱响,和姐姐朝朝一样,吃得也很是投入。
比起这个年岁的其他孩子,她这个儿子也是个饭量大的。别的小孩可能用不了这么一碗饭,但对他来说这还不够,待会他应该还需要再添些的。
甚至,他比他姐姐小时候的饭量还要更大一些。
当然,同样的,与饭量成正比的是他的力气,他的力气也比朝朝当年还要大上不少。
宋玉瑶不禁怀疑,这是不是因为当初怀朝朝的时候,她是半路穿过来的,只有最后两个月用异能滋养了胎儿。而怀长岁的时候,是整个孕期都有异能滋养,所以才会两个孩子都出现饭量、力气大的情况。
宋玉瑶看看这个孩子,又看看那个孩子,看着两个孩子都吃得心满意足,她心里也不禁满满的。
索性,她也不再多想了,孩子们陪在身边的日子是有限的,那每一天就都要好好珍惜。比如现在,就娘三个一起开开心心地用膳吧!
甩了甩思绪,她自己也大快朵颐地继续吃了起来……
这边娘三个在悠然居吃得美滋滋,那边胤禛则自己一个人待在前院。从宋玉瑶那里回来之后,他就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冷着脸,浑身往外散着冷气。
只是,偶尔,他的目光会忍不住向门口的方向瞥上一眼,不知道是无意为之、不小心扫到,还是在期待什么。
直到乌金西坠,夜幕即将降临,胤禛的肚子发出了咕咕的声音,他才从一下午都没翻过几页的书上抬起头来,终于开口喊了苏培盛过来,冷着脸道:“你宋主子那里派人过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