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清穿之宋格格有异能 > 150160(第12页)

150160(第12页)

“臣妾是有些后悔,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她反而有些示弱地道。

“都怪朕,朕不该招你,是朕不好。”宋玉瑶这么说,胤禛反倒不太好意思了,把她往自己怀里揽了一揽。

“孩子们长大了,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还有朕陪着你呢。”胤禛劝道。

“臣妾知道,只是一时半会的,还没能适应罢了。”宋玉瑶把脑袋往胤禛肩膀上靠了靠,柔声道。

“朝朝他们该到驿站了吧?”不一会儿,宋玉瑶问道。

“这个点儿,应该是到了,想来此刻已经在驿站休息了。”胤禛回道。

“也不知道朝朝和清格勒在路上习不习惯?”宋玉瑶又问。

“朝朝以前常跟着朕一起随皇阿玛出行,想来应该还是能适应的,就是清格勒,第一次出行,让人有些担心。”胤禛脸上又了忧色。

“清格勒的身子一向康健,路上又带了太医,应是无事的。”宋玉瑶反而宽慰道。

想到自己临出发前,又让朝朝带走的灵液药丸子,她还是有些放心的。

胤禛想到早年跟随皇阿玛出行不幸夭折的十八弟,其实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不过,朝朝夫妻两个想让长子跟着历练一下,而且清格勒又从小习武,身子一向健康,极少生病,他也就勉强同意了。只是,心里还是难免忧心。

“希望如此。”胤禛也不愿意再多想那些不好的事,只是决定,回头再多派个太医过去,也再多送点药材过去,省得孩子病了再缺医少药。

他这样想着,也这样对宋玉瑶说了。

“那就请皇上也再多派些太医、送些药材到其他几个远嫁的公主那吧,省得她们姐妹伤心皇上偏心。”宋玉瑶道。

“好,不过这样送下去,太医院的太医可要不太够用了,看来朕还得下令让太医院多培养些太医了”见宋玉瑶这样道,胤禛的眼神越发柔和了。

“有何不可?多培养一些高明的太医有什么不好?太医多一些,也不愁没有得用的了。臣妾还想着,要是能在各地建一些像是官学一样能为大清、为

百姓培养好大夫的医学就好了。

太医们只在宫中当差,并不接触民间,接触的疑难杂症总是有限,医术到底难以精进。民间大夫们良莠不齐,良医是有,庸医更多,百姓们也常常为庸医所累。“宋玉瑶对着胤禛畅想道。

“瑶儿的这番想法是好,可是却难以实现哪!官学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若再开医学,开支更大,这一切可都要从百姓的赋税上来!现在对百姓来说,一旦有灾,赋税就已经难荷了。”胤禛有些无奈地道。

宋玉瑶想到去年胤禛才因为天灾减免了直隶、江南等四十九个州县的赋税,不禁沉默了一会儿,道:“是臣妾妄言了。”

“也不算妄言,朕知瑶儿是一片慈惠爱民之心。若等将来,有大化之君,国富民富,焉知不能将此事做成呢?只朕在位时,却是难了。

不过,来日等政通人和,朕广招天下医者来京同研医道,汇天下良方,再编一本传世医书,倒是未尝不可。“胤禛想着皇阿玛在位时编了许多书,也不禁动了想要让人编书的念头。

不过,他很快就按捺下来了。大清现在吏治腐败、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苦,让百姓们都有饭吃能活下来,尚属不易,并不是做这些事的时候。

“好,臣妾等着皇上将大清治理得政通人和的一日。”宋玉瑶的眼神变得越来越柔和了。

胤禛身为皇上,能做的有很多,受限制的地方,也有很多。那她呢,她能不能再多做点呢?想到自己的异能,她心里又有了底气。

当这日,胤禛走后,宋玉瑶屏退下人,又开始坐在书房修炼异能了。随着功法的运转,一种无形无色的水系异能能量沿着周天路线在体内运转,最终汇聚在自己的下丹田处。

从康熙五十年的时候,她的异能升级到四阶,这十多年的时间,都没再提升过异能了。

随着异能等级的提高,升级越发困难了,每一次打坐带来的异能增长,都只是杯水车薪,离升级的界限,远之又远。远到让人怀疑,在她有生之年,还能不能修炼到下一级异能。

不过,就算再难,自己也还是要继续修炼的,修炼总比不修炼要强。宋玉瑶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打坐着,时光的磨炼,赋予了她足够的沉稳和耐心。

而修炼完,她便又去了院子里那片菜地,还是让小田子他们下去了,她要自己打理。

异能悄悄地运转着,水系能量从她手中悄无声息地流出,逐渐渗透进院子里的某几株庄稼上。玉米已经改良出来了,接下来就该再培育下一种了……

时间就这样渐渐过去了,因为青海大捷,这个年过得不算差,不过,因为两个孩子都不在身边,宋玉瑶这个年过得还是觉得缺了些什么。

胤禛现在来陪她的时候越发多了。除了年贵妃那里,就是来她这里了,而在两人之中,来她这里的时候要更多些。至于其他人那里,他去的少些,只偶尔过去坐坐,聊一聊孩子的事。

宫中妃嫔年纪都不小了,倒也没闹出什么争端来。

太后看着这个状况,也没说什么,现在正是胤禛要倚重弘旭和年羹尧的时候,对两位贵妃多偏宠一些也说的过去,这不先皇的孝期还没过呢吗?等过了孝期再说吧!

至于谦嫔的不满,那就让她不满着吧。自己堂堂圣母皇太后之尊,难道还需要顾忌一个小小的嫔不成?

一个隔房的侄女而已,连个阿哥都不能为胤禛生,还整日上窜下跳的,也忒惹人厌烦!

看在是自己娘家人的份上,皇后和两位贵妃已经够给她脸面了,要不然这样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岂能容她蹦跶到现在

要她说,也就是老四后院人少,若是在先皇的后宫里,这样的蠢货,别说还能生下两个格格养大了,就连她自己,只怕也是用不了多久就能折在宫里!想起谦嫔,太后眼神里忍不住闪过一抹嫌弃。

时间就这样继续过着,转眼又到了这一年的四月,青海事已经处理好了,长岁被胤禛召回来了。胤禛给他的赏赐不少,不过暂时并没继续给他升爵位。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