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该叮嘱的话都说完,又似乎还有千言万语要说,但已经到了该出发的时辰了。宋玉瑶最后道:“去吧,额娘等你凯旋而归。”
长岁双膝触地,以头扣地,认认真真地给额娘行完了跪别大礼。
宋玉瑶的眼眶忍不住湿润了,她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流出。不过,这只坚持到长岁离开之前,等看到他逐渐远去的背影,她的眼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一滴又一滴。
她不能阻止他,有些路他是要自己去走的。
等到大军出发之后,亲自率领众臣送行的胤禛回到宫中,充满怜惜地把宋玉瑶揽入了怀中。
“瑶儿,你放心,朕已经安排好了,不会让长岁有危险的。”他承诺道。
“臣妾的儿子就拜托皇上了。”宋玉瑶逐渐泣不成声。
而胤禛怜惜地给她慢慢拭去脸上的泪,认真地道:“你放心,长岁也是朕的儿子,朕最喜爱的儿子。”
第154章
自长岁出征后,宋玉瑶就好像觉得心里缺了一块似的,整日空落落的,也牵挂着。难得的,一向心态恬然宁静的她,竟然有些心不在焉、忧思难掩起来。
身边人自是劝她,只是,无论是小兰她们,还是华芝、瑞儿、朝朝他们,每一个自己也是为长岁挂心的,又如何能劝她?
胤禛便常常来陪她,连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太后也宽慰她。只是,胤禛和太后自己也还不是挂心的?
最终,她还是自己振作了起来,她还有事要做呢!培育新良种的事,早在进行之中了,现在也差不多到了该收获的时候了。
“小田子,今日就把这些番麦收了吧。”用过早膳后,宋玉瑶站在承乾宫的菜园子旁边,对伺候这亩地的太监小田子道。
“是,主子。那株异种番麦要先收吗?”想到自家主子一直以来的能耐,想着菜园子里那株和之前的辣椒、巨姜、甘薯一样,明显不同于其他番麦,而要更加“强壮”许多、气味也有些好闻的那株异种番麦,小田子眼睛里不禁熠熠生辉,闪着期待。
“先收那株异种番麦吧。”宋玉瑶看着小田子期待的脸,笑了笑,同意了。
“奴才也去帮忙。”身为承乾宫大总管的小安子安公公,知道主子今日有意收割番麦,也来了,挽了挽袖子,一脸兴奋地去了。
“奴才也去。”地位只在安公公之下副总管程公公,同样也来了,也和安公公一样,挽了挽袖子,一脸兴奋地去了。
还有小福子等其他几位太监,凡是现在暂时没有特别要紧的差事的那些,也都一个个跟遇到什么好事似的,一个个兴奋地跟过去了。
而小兰等暂时没啥重要差事的宫女们,也一个个高兴得和什么似的,站在旁边,兴奋得看着这个面积不大的菜园子,恨不得自己亲自过去把那株异种番麦上的番麦给收了呢!
“安爷爷、程爷爷,您们来您们来。”小田子看着走来的安公公和程公公,嘴上殷勤地说着谦让的话,嘴角却不禁悄悄地扁了扁。
你说这安大公公和福大公公,好好的承乾宫总管、副总管太监,非得和自己这个打理菜园子的普通太监来“抢”这收庄稼的活计!这番麦可是自己伺候着长到现在的,这收获的活,难道不该他来吗?
安大公公也不在意,嘿嘿,终归到底自己才是这承乾宫的总管太监、贵妃主子身边的太监中的第一得意人,如今主子眼看着又培育出了一种番麦新良种,这个收获这株异种番麦的大彩头,怎么能不自己来呢?
看着这株茎秆比其他番麦高出一头、也粗壮一圈,结的番麦大小明显比其他番麦株所结大一圈的异种番麦,安大公公心里火热,这会又是一种美味的新良种吗?就像之前的甘薯那般好吃?
犹记得当初主子最初开始在花盆里种番椒、番薯、番麦的时候,那些苗还是自己给找来的呢!谁能想到会有现在呢?
安大公公不禁心里得意,看着眼前的这株异种番薯,心里火热起来。
带着些小心翼翼地,他的手慢慢地接近了这株番麦,珍重地把这株番麦上最大的那个番麦给掰了下来。
“哎呦,真沉!”安大公公小心地捧着掰下的番麦,夸张地道。
“师傅,让徒弟给您捧着吧!”跟在他旁边的小福子福公公一脸殷勤地道。
“不用不用,杂家还拿得动。”安大公公一眼就看穿了小福子的渴望,却残忍地拒绝了。这番麦自己才刚掰到手里,还没捧够呢!
不过,他看着这株异种番麦茎秆上还剩的一个番麦,眼中火热,这株上可是结了两个,还有一个没掰呢!
一旁同样用火热的眼神看着这株异种番麦的程公公,赶紧上前一步把安公公挤开了,防贼似的看了安公公一眼,提醒道:“安公公,
这个可轮到杂家了!”
安大公公只好遗憾地收回了目光。
这下轮到程公公小心翼翼,像是对着什么珍宝似地,珍重地把这株番麦上剩下的那个番麦给掰下来了。
旁边看着安、程两位公公,把这株异种番麦茎秆上的两个番麦都掰完的小田子公公,嘴角扁得更厉害了。
原先没进宫的时候,主子培育出新良种,收获的时候,安公公收一部分还能留一部分让自己收呢,现在进了宫倒是好,多出一位程公公来,和安公公一人掰一个,彻底没自己的份了!
这几个公公之间的“勾心斗角”,看得宋玉瑶有些发笑,这番麦还没试过好不好吃呢,现在也只是看起来比其他番麦大了一点,这几个就一副这又是辣椒、甘薯之类的新良种的做派,对自己的信任也太盲目了吧?
不过,这应该的确是和甘薯差不多的好吃良种,她灵敏的嗅觉早就能让她闻出,这株番麦所结番麦的气味,确实是和她记忆中的玉米差不多,她心里还是有些把握的。
这两个番麦被剥好皮、清理好后,送到了宋玉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