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家,大嫂韦骊娟和二姐林二玉端正坐着,似乎专门等她回来。
林小堂脚步一顿,“怎么了?”
“哎呀小堂,你回来啦。”韦骊娟热情朝她招招手,从兜里摸出一张信封,“快来快来,你大哥又寄信过来了,你来念一念。”
嗐,原来是大哥来信了,她还以为家里又出了什么事。
林小堂飞快接过信封,三两下拆开,正要从里面掏信,小手伸进去,却掏出一张100块的纸币。
纸币是红色的,一面印着一座高楼大厦、左右两只狮子,一面正中间印着“OneHundredDollars”、顶上一行中文字,写着汇丰银行。
虽然和内地的纸币有所不同,但一眼能看出这是钱。
三人同时呆了。
林二玉最先反应过来,惊喜道:“大哥真讲信用,说让他寄钱,他还真寄钱了!”
说完抢过林小堂手中的港币,摊开来反复观看。
“果然,港城果然遍地都是钱,你们大哥去了都能挣到钱,说明那地方真的能挣钱。”韦骊娟对港城的刻板印象愈发严重,她也凑到林二玉身边,不停观看那张港币。
“对了,这一百块钱港币能换成多少人民币啊?”韦骊娟心里好奇,下意识看向林小堂讨答案。
林小堂摇头。
这个年代的钱比后来的钱值钱多了,她也不太清楚现在是什么样的汇率。
“改天去外汇局兑换一下就知道了,咱们先看信吧。”
经这一提醒,林二玉将手中的港币递给韦骊娟,两人坐下来,眼巴巴望向林小堂。
林小堂凑着窗户外面透进来的日光,仔细分辨信上龙飞凤舞的字迹。
依稀判断出其中内容。
原来他大哥已经找到工作,在一家餐馆做大厨,月薪两千五。
工作才刚刚开始,老板人不错,预支给他半个月的工资,他急着显摆,放了一百块钱在信封里。
本来想多放几张,又怕信封弄丢,不保险,想着等有空的时候再去邮局汇钱。
这工作还挺好,唯一不足就是没有太多空余时间,他说他写信都是趁着晚上睡觉前偷偷摸摸写的,也没时间去寄信,让一个同事顺带给寄的。
讲完自身情况,接下来又是一顿老生常谈,开始询问家里人的情况。
无非就是大家身体好不好,家里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三弟和小妹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最后在信的末尾又重申一遍,等他工作安定下来,要把一家人都接过去。
……
“算了,接不接过去的不要紧,努力赚钱就行。”听完整封信的韦骊娟最关注的是月工资,“你大哥真说他有两千五的月工资?”
“是,大哥是这么说的。”林小堂指着信中的地方给韦骊娟瞧。
韦骊娟的学历不高,但数字还是认识的,她面上一喜,心里开始琢磨,一个月两千五,一年那不是三万块钱?
天呐天呐,林大金一年居然能挣三万块!
光是想想,韦骊娟都要高兴得发晕。
仿佛瞧见以后的好日子在朝她招手,韦骊娟当即放言:“咱们今天晚上奢侈一回,下馆子怎么样?”
“好!”
“好!”
一呼百应,全家人通过。
“等等,等三满回来,咱们一起去。”韦骊娟收起那张红色的港币,又从兜里掏出两块钱,递给林二玉,“去买两包糖回来。”
“为啥?”林二玉接过,很是好奇,“家里没糖啦?”
“不是,你去买两包糖,送到秀敏家去。你前些天在她家里大吵一回,弄得人家家庭矛盾加深,是不是该给人家赔个礼?”
“我不去。”林二玉不乐意了,把钱往韦骊娟口袋一塞。
“明明是顾露先开口骂人,怎么还让我去给她道歉呢?没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