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原来大家都是……
裴元觉得是自己把宋春娘带入官场的,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批评道,“你现在是朝廷命官了,做事讲究一点。”
宋春娘对此有些叛逆,理直气壮的回道。
“我一没栽赃,二没陷害。”
“他自己心虚了,非要把宅子给我,那有什么办法。”
宋春娘甚至还不无骄傲的说道,“自从我在西厂做掌刑千户,从来没有冤枉过一个好人,可以称得上有口皆碑,在朝野的名声不知道有多好。”
裴元心道,那可是呢。
因为宋春娘手下的番子,大多是她招募来的江湖人物,手底下相当的不干净。
光是裴元知道的最近几起案子,因为西厂在抄家时拿的太多,最后让那些犯官因为赃款不足,很多人都只是免职还乡。
涿州知府刘瑄在离任时事发,因为牵扯到皇庄的事情,天子大怒让西厂去拿人。
结果正好被宋春娘带着手下在路上截住。
当时东西都箱装车载,十分好拿。
醍醐和尚等人直接赶着牛就走,在西厂回禀朝廷时,大言不惭,“别无它物,唯书两篓。”
朱厚照大为震撼,还把这个已经告老还乡的涿州知府,提为了两浙盐运使司同知。
想到这里,裴元也不担心宋春娘没钱操办此事了。
他恋恋不舍的把手拿出来,再次叮嘱道,“好好办,别委屈了人家芸君。”
宋春娘好事将近,也没有和裴元纠缠的心思。
见裴元不贪恋,屈指轻弹了一下,“走了,到时候别忘了替我去接亲。”
宋春娘没有用力,却把裴元吓的够呛。
那种好友之间闲适交流的温馨,也破坏殆尽。
宋春娘走后的日子,裴元等待自己的好事之余,渐渐又把注意力放在了时局上。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朱厚照果然向外放风,说是因为这次外四家军的骚动,惹得京城百姓不安。
朱厚照决心痛定思痛,要把外四家军的兵营挪至城外。
早就陆续收到风声的文官们,当然知道朱厚照没憋什么好屁。
六科都给事中甚至直接向朱厚照质问,是否有巡阅边镇的意思。
朱厚照见势头不妙,却也没有坚持什么。
这次他是有备选方案的,于是要求将赐给永寿伯的太平仓,改为镇国府。
又要将鸣玉、积庆二坊的百姓迁出,扩大镇国府的范围,并且在附近建造义子府。
朱厚照改口的太快,甚至让不少紧急串联起来的朝臣感觉自己被做局了。
不少人都怀疑朱厚照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所谓的镇国府,毕竟之前的举动都是围绕着太平仓那儿进行的。
所谓宣府什么的,很可能是朱厚照故意让人放出来的假消息。
至于为什么太平仓先改永寿伯府又改镇国府,镇国府是怎么回事,群臣们倒没有太多想法。
大约是因为中二吧,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