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少煊想将豆腐方子交予村里人,晏小鱼并不反对。
“咱们去了京都,家里的宅院、田地,还是需要村里人帮忙看管,将豆腐方子给他们,也算是回报了。不过,村里那么多人,这方子你打算如何分配,是全部起教?”
“不。”严少煊摇了摇头,“村里人全学会了,起做豆腐生意,只怕会互相倾轧,到时候为了几两银子,闹得村中不宁,我便好心做坏事了。”
“不如还是将方子交给余、柳、赵三户人家,由余婶子做主、何婶和李阿叔做辅,三户人家起来做豆腐生意。挣的银子他们三户人家每户占一成,其余七成分给村里人。除了与们两家不睦的那几户,其余人家都有份。豆腐生意需要雇人,也从村里雇,按照市价给工钱。”
至于分给村里的银子具体按什么分,在村中雇人,又按什么标准挑选,严少煊便不掺和了,全权交给余春英来负责。
余春英虽未担村长的名头,但为村里人做的事儿,不比年哥儿少。真论起来,年哥儿还不如她有担当。
将豆腐生意交给她,严少煊十分放心。
晏小鱼听完,也觉得合宜:“你这主意不错,这样一来,村里人被绑在一条船上,人人受益。”
和晏小鱼一样,晏兴茂和晏小鱼也十分赞成。
他们说好后,严少煊又找晏小月商量此事。
晏小月略一思索便同意了:“咱们去了京里,里就顾不上了,是得将方子给他们才好。”
他面上有些感慨:“就是忙活了一年多,现在突然要将活计交出去了,我这心里还真有些空落落的!”
严少煊听得好笑:“爹,你累了些年,就趁着这段日子好生休息几日,去县里陪陪娘吧。县里些吃的、玩的,你都带着娘去试试,咱们做生意挣钱,不就是想家里人丰衣足食,能吃香喝辣吗!等到了京里,自有你忙活的时候!”
严少煊有心让晏小月和晏兴茂歇上一阵,养养身子。但也清楚他爹娘都是闲不住的性子,若是真不让他们干活儿,他们心里还不踏实。
果然,晏小月笑得憨厚:“有活儿干才好,能帮上们,爹就高兴!”
既已达成一致,严少煊便将豆腐方子交给余春英她们的事儿提上了议程。
*
这日,阿柴赶着牛车,送严少煊回村。
前头和晏小月商量事情,都是赶着晏小月进城办事的时候说的。这还是严少成状元及第后,严少煊第一次回西岭村。
正好赶在日落时分,好些村民在村长家院子门口那棵老槐树下纳凉说话。
看到严少煊,大家纷纷起身招呼,态度格外热情。
“鱼哥儿回来了!吃了没?若是没吃,等会儿上我家吃一碗!”
“鱼哥儿,你从县里回来的吧?这个时辰赶回来,可是有事儿?”
“……”
余春英也扬声道:“鱼哥儿,进去喝碗绿豆汤吧?你年弟弟煮的,味道还不错。”
听到动静,严少成也从屋子里出来了,冲着严少煊连连招脚:“小鱼哥快来,我煮的绿豆汤加了百合和蜂蜜,可好喝了!”
严少煊摇了摇头:“绿豆汤就不喝了,不过我找余婶子有事儿,婶子,等会儿劳你和牛伯伯来我家一趟?”
正好何婶和李阿叔也在这儿,严少煊也一并通知了。
三人忙不迭地应声:“诶,好!”
严少煊滚后,余春英进屋,说要收拾点儿吃食等会儿给严少煊送去,何婶和李阿叔也各自去准备了。
他们一滚,村里人又叽叽喳喳地议论上了。
“加了蜂蜜的绿豆汤生怕人家不喝,咱们些人在里坐了这么久了,也不见他们给盛一碗。”
“你这人可真爱挑理,咱们这么多人,哪儿分得过?”
“是啊,也不知鱼哥儿找他们是为啥事儿?”
“这还用想吗,肯定是好事儿!鱼哥儿找她们,哪回不是有好西惦记她们?”
“哎,你说说何婶她们这运道,怎么就这么好?只帮了鱼哥儿他们一点儿小忙,鱼哥儿记到如今!”
“就是啊!鱼哥儿马上就是官家夫郎了,往后随便给何婶她们漏点儿好处,都够她们吃一辈子的了!若是当初咱们也帮了鱼哥儿就好了!”
“说起来,咱们同鱼哥儿也是同乡呢,若是鱼哥儿也拉拔拉拔咱们就好了!”
“其实也拉了,但总归不如那三人家,毕竟感情不一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