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汉 母后我不想努力了 > 190200(第6页)

190200(第6页)

他只是觉得,剥夺民间与诸侯王的铸币权,闹出的风波定不会小,等朝臣吵嚷完,表态完,恐怕夏天都来了!

而今年春耕被赋予了十分繁重的任务,半点耽误不得,只好运用亿点点方法,让货币改制加快进度,毕竟后头还有盐铁呢。

他又宣召了自己看好的经济人才萧延,暗示他搞完功德碑,就回长安做官,在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麾下专管盐铁。

刘越说完,安慰萧延不必心虚,虽然萧延三十出头,资历不如其余老臣多矣,但有他这个天子暗箱操作,就算治粟内史也不会有意见的!

只不过先要从小工坊管起,管得好了,专管整个国家的盐铁也不是问题。

萧延:“……”

萧延被天子的暗示砸蒙了。

如今的治粟内史依旧是张苍,因为北平侯善算,将国家财政掌管得井井有条,民间更是诸多称赞,于是一直坐在这个位置上没有变动。

但这不是重点,他实在没想到,自己也有平步青云的一天。

虽说怀才不遇这个词按在他身上,实在有些矫情,但萧延自从出仕郑县,才逐渐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这话并不是虚言。

因为爱钱,他受了许多奚落,更是被人戏说不像萧何的儿子,是宫中给予他机会,才有了他的今日。

他看着面前负手而立,挺拔如竹的天子,缓缓跪了下去。

若他没有听错,方才陛下的话语里,透出些许让人更心惊肉跳的东西——如今盐铁与铸币一样,都允许私营,而这三样最赚钱的,代表大汉经济命脉的事物,陛下恐怕……想要握在自己的手里。

那一瞬间,萧延有了为之努力的方向。

就在这时,刘越亲切道:“萧卿,还有一件小事,朕要劳烦你。”

萧延头晕目眩,就是陛下要他去死,他也并无二话,闻言雄心万丈道:“臣如何配得‘劳烦’二字?愿为陛下赴死!”

“萧卿想岔了,只是一个小忙。”

刘越不赞同极了,他只是想让看好的臣子背个锅,怎么就牵扯到死一死了?

……

第二天,萧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陛下把货币改制的先行者的名号,按到了他头上。

铸币权收归中央,也是他提的!

这下拉到了了不得的仇恨。那些被舆论裹挟的官吏纠结再三,还是不舍得埋怨他们拥护惯了的天子,正不是滋味呢,一下子有了出气的目标。

好啊,原来是你萧二!!

很快陷入四面楚歌境地的萧延:“…………”

他不得已躲回了郑县,纠结片刻,坚定这是幸福的烦恼。

在见到张不疑的那一瞬,萧延迫不及待道:“陛下准备重用我了。”

张不疑显然听说了那场轰动不已的评审会,闻言,也为好友感到高兴。

还来不及恭喜,就听萧延用颇为梦幻的语气,描述入宫后陛下与他的“秉烛夜谈”,以及陛下是如何赞赏他的思路,如何用话语鼓励他……

张不疑笑容消失了,他深深地望了眼萧延。

若没记错,他有一年没见陛下了。联想到弟弟炫耀的信,再望望好友的眉飞色舞,张不疑沉默许久,弧度冷峻的下巴,缓缓点了点。

这已是他最大限度的恭贺。

继而催促:“见你很是得空,不如把功德碑落在实处。这些天,庾赵几家凄风苦雨,日日来官府争着要捐功德,我被缠得不行,明日就交由你出面了。”

萧延:“?”。

都说民不与官斗,同样,富商没有了背后撑腰的君侯,认怂是自然而然的事。只是长安众臣的注意力,早就不在功德碑上头,对于货币改制而言,郑县发生的种种,着实不是他们目前所关心的。

当朝堂真的高效运转起来,便是天也可以捅破,春耕来临的前一天,刘越郑重地看着面前拟定的诏书,其上已然盖有长信宫的太后印信。

他站起身,接过赵安手中的国玺,将它重重按在了诏书上,至此,颁发郡国,昭告天下。

费的心告一段落,只看效果如何了。

铸新币需要时日,让百姓适应也需要时间,对于各大诸侯王,刘越却是毫不担忧——早在铸币舆论席卷之时,燕代两国与淮南,第一时间就表明了立场,将遵从天子诏令,销毁铸币用具,实在销毁不了的运回长安,由长安处置。

齐王刘肥慢了一步,却也是态度坚决,唯独剩一个淮阳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