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别青山 > 8090(第5页)

8090(第5页)

一上午的路程,他们已经驶出了开封地界,绕过这座山,再走一个时辰,便能走到官道上。

冯平停车的地方视野开阔,放眼望去,能看到山下蜿蜒的山道与滚滚松涛。

程荀站在路边,妱儿拎着食盒走过来,递给她一个装了春饼的油纸包。酥软的面饼里卷着各色时令的菜蔬,风味清爽。

程荀一愣,问道:“你什么时候还有时间做这个?”

妱儿笑着摇摇头。冯平牵着马过来,从食盒里拿了一张饼,坐到一旁的大石头上,说道:

“昨日,您之前救济的那对兄妹听说您要走了,连夜做了点心,今日天还未亮就送来了。把东西放下后,又一溜烟跑了。”

程荀握着春饼,心中有几分动容。

月前,她在开封城外的山中踏春时,偶然在山中遇到了一对兄妹。大的不过七八岁,小的只有五六岁,正趴在路边挖野菜。两个孩子面黄肌瘦的,看得程荀心里难受。

她主动上前搭话,又将带来的点心都给了他们。两人狼吞虎咽地吃完,怯生生地与程荀说了身世。

这对兄妹姓张,从小便出生贫寒。一年前,两人的父母去世,鲜少见过面的大伯出现,打着照顾两个孩子的旗号,霸占了他们家的田地屋子。

这大伯不过装了两天好人,不久便露出真面路。平时对他二人又打又骂,小小年纪,他们就承担起家里的诸多农活。虽过得艰难,两个孩子却也无路可走,只能忍耐下来。

本以为一切等长大了就好了,谁曾想,那日哥哥却偷听到,大伯要将妹妹卖去城里给人做童养媳。哥哥心中又怕又恨,当夜便带着妹妹逃出来了。

碰到程荀那天,是他们逃出来的第三天。

饥肠辘辘的两个孩子,明明对陌生人满心防备,可不知道怎的,看着程荀温柔的眼睛,竟然倒豆子似的,将来历一五一十都说完了。

程荀听后,心中自是怒不可遏。她当即拿出令牌,叫冯平找几个晏决明留在开封府的人,随她一同去两兄妹家中。还特定指明了,要看起来不好惹的。

冯平起初还吓了一跳。程荀虽手持着晏决明的令牌,却从未真的拿出来用过,冯平以为她并不知道这令牌真正的用处。

谁知,晏决明早在信里给程荀透了底。他在何处安排了人、若路上遇到麻烦事能找谁求援,都一一告诉了程荀。

冯平动作快,半个时辰不到便找来了几个人高马大、看起来凶神恶煞的汉子。

几个汉子长得粗犷,行事却细致小心。恭恭敬敬给程荀行了礼,又好声好气地抱起两个孩子,骑上马,随程荀一路往兄妹家中去。

在外几年,程荀早已学会了骑马。兄妹俩的遭遇触动了她心中某些遥远的记忆,她带着满腔怒火,纵马风中,越跑越快。

到了兄妹俩家里,那大伯还有心斥责他们无故消失,可看见程荀冰冷的神情,和身后那堆横眉怒目的汉子,讪讪闭上了嘴。

即便程荀有心将这大伯直接丢出去,可毕竟他占了一层伦理,程荀只能耐下心神,一顿威逼利诱。

最后,在当地里长的见证下,那男人签字画押,拿了银子,灰溜溜滚出两个孩子的家。

两个孩子喜极而泣,程荀却知,她迟早有离开的一天,两个孩子的难处都还在后头呢。

第二天,她将两个孩子带回了城里自己的成衣铺子,让他们住在店里,随掌柜的学艺。不拘是学裁缝、还是学算账,总之,店里只能养他们到成年。成年后,是想回去务农,还是在城里做工,都随他们。

将两个孩子丢到铺子后,她没有再去看过。只是听掌柜的说,兄妹俩勤快又聪明,店里人都喜欢他们。

程荀也终于放下了心。

谁想到,在她离开后,还能收到这两个孩子送来的东西。

她咬了一口春饼,鲜甜的滋味,好像抓住了春天最后的尾巴。

冯平坐在一旁的大石上,吃着手里的春饼,心中若有所思。

他跟在程荀身边几年,从一开始喊“姑娘”,到后来心甘情愿改口成“主子”,或许就因为她身上某种自己都未曾发现的特质。

程荀身上,有种侠义。

在外几年,他们也遇到过几次类似这对兄妹的事。她扶危济困、出手大方,却也不是滥好人或假圣人。该帮多少、该保持怎样的距离,她心中自有一把标尺。

更令冯平惊讶的,是程荀的胆魄。自从与沈烁合伙后,程荀好像打通了某根有关行商的经脉。

每每到了某地,她会主动调查了解当地的商会、商号。若有合适或感兴趣的,便主动出击,想方设法与话事人见上一面,天南地北地聊聊。

几年下来,程荀也确实天南地北地结识到不少人,投资参股赚钱不说,手里也拿住了许多人脉资源。

当然,这个结果并不容易。不少人都不屑、甚至不耻于,与她这个尚未婚嫁的女子交游。更有甚者,时常抱着狎昵或猎奇的心思,不怀好意地接近她。

可即便屡屡受挫,向来淡漠的程荀却从未动摇过,依旧我行我素。

而对那些与程荀交谈甚欢、似乎全然不顾忌年纪、身份的商人,冯平曾经感叹,原来世上真有这般不拘泥于礼教之人。

对此,程荀却只笑笑,说:在那群人眼里,她孟家义女的身份、怀里的万贯家财,可比什么礼教值钱多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