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别青山 > 140150(第17页)

140150(第17页)

“说来也怪,明明是天潢贵胄,却还年年给我们造酒喝。”

王伯元停下脚步,风雪从廊外飘进来,飘到眉间、发间,竟给他添了几分沧桑之感。

庭院中一片萧索,雪地上只剩几棵枝干遒劲的枯树。庭院一角种着几棵竹,竹叶被冻得发黄,被积雪压弯了腰。

风雪胡乱地刮,就连拂到面上的雪粒都带了几分西北大漠的荒凉之感。

这老宅今秋刚修缮好,可在紘城这样的小地方,又哪里能寻到能工巧匠?在王伯元眼中,此地的山水、此地的镇村、乃至此地的百姓,都是说不清、道不尽的苦。

紘城就是紘城,既不似富庶的江南,也不似繁荣的京城。

许是这时节太过不同,许是这一年太多跌宕起伏,也许是眼前的一幕幕让他念起过往种种,王伯元心中百感交集,竟不由得话起从前。

“……那位身份虽贵,可自小在宫中却吃了不少苦头。”

先皇后中年得子,生下太子亓禧不久后便病逝了。

皇帝临朝不久,龙椅尚未坐稳,终日忙于前朝;皇长兄素有孝名,前有身负从龙之功的祖父蔡庸,后有执掌三宫六院的蔡贵妃,已到了出宫立府的年纪。

而亓禧自幼病弱、母族不显,除却先皇后薨逝前为他拼死谋得的一个“太子”之名,说是孤立无援也不为过。

亓禧艰难长大,直到十六岁那年,才主动提出择选太子伴读,王伯元、晏决明得以出入宫廷。八年时间,三人虽有君臣之别,可也早将彼此看做莫逆之交。

“……不过数月,少亭身负冤屈、百口莫辩,那位在京中也……”

王伯元欲言又止,不过寥寥几语,说得极为婉转含蓄,可话中那份牵挂与怅然交织的情谊,却塞满了字里行间每条缝隙。

他说得动情,程荀脸上却不见动容,只是静静听着。

他沉默半晌,只低声叹了句:

“不知何时才能再喝上今岁的酒。”

话音刚落,不待王伯元走出情绪,她突然问道:“东宫有难,你留在紘城,当真是最好的选择吗?”

王伯元一惊,好似被她直言不讳的问题震在原地。踌躇片刻,才终于下定决心一般说道:

“自然不是上策。可我也……不得不为之。”

他四处望了望,朝程荀走进两步,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早在少亭出事之初,东宫便给我送过信。”

程荀心一动,霎时恍然,只觉得自己某些从未宣之于口的疑惑与猜想,忽然解开了。

“信上只说,让我此时切莫回京。”

“你们兄弟几个情深义重,他许是顾虑你的安危。”程荀垂眸望着袍脚边缘隐约露出的靴子,状似随口道。

王伯元被她话一噎,方才横亘在心头的愁绪也散去大半。

“尽说些要被杀头的话,我们哪敢攀这个兄弟!”他没好气道,“这般紧要的关头,怎会拿这个开玩笑?想来是……”

他话音微顿,“……想来是,东宫自有谋划。”

程荀转身不再看他,双手抱臂,身子微微靠在一旁廊柱上。

望着庭院中绵绵不绝的雪,程荀凉凉道:“就连岁酒,那位都屈尊降贵亲自造了几年了,多为你的安危考虑一二,有什么可奇怪的?”

王伯元眉心一跳,明白过来她话里话外的用意,可嘴唇开合,半晌也只吐出一句叹息。

“君君臣臣,这是我本就该受的。”

程荀仍望着庭院,没有答复。

天地间一片白茫茫,风呼啸吹过,雪雾在空中打着旋,晶莹洁白,浑然诗中说的碎琼乱玉。

可就是眼前这美极的景致,对世上许多人而言,是灾、是惧、是梦魇、是催命符。

程荀挨过冻,所以她明白其中滋味。

今冬,边关狼烟四起,千万兵马前赴后继。一仗打了近半岁,粮草何来?军费何来?不仍是张三家的米、李四家的粮,一箪箪堆起来的么?

而今朝中局势又动荡,从前敲山震虎、稳坐钓鱼台之人退避三舍,眼见高台欲坠、又眼见新日高升,人人自危、人人欲争一杯新羹,吏治如何清明?

内忧外患,又有多少人要被留在这个冬天?

君君臣臣,有些东西,王伯元该受、也愿意受,可百姓呢?

百姓也该受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