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民兵累了一天,这会儿正吃得香,可被小姑娘这般盯着,有几个家中有女儿的心底就很不是滋味。
尤其是刘恒,他是特意过来帮忙的,这会儿看着眼巴巴的小姑娘就想到家中女儿。
他家也不缺这口吃的,便掰下一半肉饼子,起身想走过去递给那可怜的小姑娘。
赵椿咽下口中的肉饼,叫住他:“阿恒叔,不可。”
刘恒一顿,讪笑道:“是不是乱了规矩,我就是看她可怜的很,瞧着也就六七岁,跟我小女儿一般大。”
赵椿却摇了摇头:“今日只放清粥,且每个难民只能得一碗,这并非因为我爹舍不得粮食,不让他们吃饱,而是难民一路走来忍饥挨饿,肠胃虚弱。”
“若是一下子吃太多,他们的肠胃受不了,大米粥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的功效,所以此时喝清粥最好。”
就难民们现在的玻璃肠胃,别说吃肉,吃干粮都成问题,一顿饱饭下去人就没了。
刘恒立刻明白过来,狠狠拍了自己一耳刮子:“瞧我,还不如你孩子知道的多,哎我怎么就忘了饿太久不能吃太饱,更不能吃肉。”
赵椿笑了笑:“我哪儿知道这些,都是听我爹说的。”
“还是梦成想的最周到,他说的话从来不会错。”刘恒大声夸道。
周围的民兵今日见多了惨况,心底多有同情,只觉得口中的肉饼难以下咽。
这会儿听了两人对话,才知道赵梦成的一番苦心,顿时羞愧起来,他们怎么能觉得清粥太单薄,填不饱肚子呢,这都是为了难民着想。
一时间,他们对赵梦成更加信服。
他们不知道的事,赵梦成这会儿正在为粮食发愁。
上河镇这两年收成尚可,赵梦成确实是储存了不少粮草,这这些粮草别有他用,民兵们都得吃饭,不可能全部拿出来养难民。
统计后近三千的难民,光是吃饭都能把人吃穷了,即使是清粥每天积攒下来也不是小数目。
看到粮食的消耗,赵梦成有些头疼,看来得加快速度,尽快让这些难民恢复劳动力,均摊到上河镇,这样才能持久。
“赵叔。”
唐糖走过来,欲言又止。
赵梦成见他脸色不对,追问:“怎么了?”
犹豫再三,唐糖还是开口说道:“我好像瞧见两个故人。”
赵梦成一顿,他对唐糖的来历心知肚明,他的故人,肯定不是普通人。
“过来说话。”
领着孩子到了僻静处,赵梦成才问起来。
唐糖也没有隐瞒,将心中怀疑说了出来。
“卓家原本是安塞望族,虽然并未入朝,可在当地很有几分名望,与……我家也有一些来往,若是卓家,我不知他们为何会沦落至此。”
即使是天灾人祸,名门望族也总有几分自保之力,卓家不该只剩下祖孙两人。
赵梦成皱了皱眉,看向唐糖:“你可想与他们相认?”
唐糖犹豫了一下,很快摇头:“虽有来往,并不相熟,若是相认反倒是平添麻烦。”
再者,卓家祖孙显然没有认出他来,这当头他与卓家相认,不一定是好事。
赵梦成点了点头:“那就只把他们当做寻常难民对待吧,若是他们愿意表明身份,到时候再说。”
唐糖将心中怀疑告诉他后,这会儿心情平静许多,听见这话也笑了笑:“也好。”
如果卓家爷孙有意,肯定会显露自己的身份,若是无意,倒也不必强求。
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样处理最好。
“爹,小糖,你们在这儿呢。”
赵馨好不容易找到他们,开口就问:“你们可吃过了,我特意留了一些肉饼子出来,里头加了点莲藕,爹最喜欢这一口。”
赵梦成最近吃多了肉和火锅,总觉得腻味,便总想吃一些清爽的,尤其是喜欢莲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