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钧:“木哈图是图国先帝的心腹,也是勇猛不亚于皇甫雄和皇甫烈的强将。他身边那个皇子,应该是指先帝的儿子,现在这个新任小皇帝的侄子。”
姬安明白过来:“你担心木哈图不服孙氏,另立新帝?”
上官钧:“如果木哈图有此野心,必然会南取河关。”
有了河关,既能放牧也能种粮,也就有了良好的后勤保障,才能与图国抗衡拉据。
姬安一叹:“那是得赶紧送过去。不然看到我们开田,怕是更刺激得木哈图早动手。”
上官钧:“最好的结果,还是孙氏能收服他。”
○●
不管是河关开田,还是京中查人,事情都得一步步去做,需要的时间总少不了。
再一次让姬安吃惊的,还是研究成果。
一月底,杨微就把晒盐场模型端到了姬安和上官钧面前。
姬安不得不感叹,可能热衷于研究的人,身上多少都带着点狂人属性。
模型使用从海边运回来的滩泥制成,一块块小盐畦就像高低错落的水田,和姬安在系统实验室中见到的几乎没有多少差别,完全复现了书上的描述和插图。
整座模型放在一只大盆中,盆里还装着海水。杨微用手划拨着海水,给姬安和上官钧展示了晒盐第一步——纳潮,既涨潮之时海水会自动进入池中,之后只要落下水闸即可。
姬安绕着占去半个桌面的模型转了两圈,不由得赞道:“好手艺啊。”
杨微笑答:“多亏了黄总管寻来的手巧工匠。”
姬安问:“试过制卤了吗?”
杨微就道:“最近都是阴天,而且天还冷,恐阳光不够烈。”
姬安给他出主意:“直接点个火把烤呀,这模型又没多大。”
杨微听得双眼一亮。
姬安不好拿系统的实验报告给他看,只说了说方法:“寻个测温的法子,将火把挂到合适的高处。这么点海水,估计一两日就能出盐。”
杨微于是兴高采烈地搬着模型回去了。
五日之后,杨微再次带着成果进宫汇报。
他先献上一小碟盐:“这些便是这次‘晒’出来的粗盐,吃起来与寻常粗盐无异。”
再说了一下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哪些调整,并呈上详细的实验记录。
最后,杨微总结:“经过此次实验,如今草民对实际开辟晒盐场颇有信心。”
姬安看着他脸上自信的神采,笑道:“好,那你便早日回乡,寻址开场。只是我暂时只能给你一个内朝官的头衔,等这个晒盐场成功,才好给你正式封官。”
杨微躬身道了谢,又一脸期待地说:“官职对草民无关紧要,只是陛下说过的白糖……”
姬安哈哈一笑:“马上制给你看。”
前几天姬安就猜到杨微估计很快能成功,早让人准备好东西,此时就领着杨微一同去看。
姬安还道:“我这里实验用的都是小物件,就和晒盐场模型一样。你知道了原理,回去再自己琢磨如何换成大件东西。”
杨微忙说:“陛下放心,草民明白的。”
白糖的制作方法出乎杨微意料的简单,用具也都是寻常之物。
只见桌上摆着一只罐,罐上架着两支筷子,筷间夹一只漏斗,漏斗底部塞上草。先将几勺沙糖倒入漏斗,将其压实结定于漏斗中,便取出底部的草,用旁边一桶泡着黄泥的水不断淋浇沙糖。
内侍们经过上一次实验,这次操作得更为熟练。
杨微看着红得近黑的沙糖一点点褪色,最终结出白糖,不禁叹道:“没想到竟是如此方便。这些年草民也在不断实验让糖脱色,可工序繁多、用料复杂不说,最多也只能脱到黄白之色,得不到这般莹白。”
说完,他看向装着黄泥水的桶,再看看姬安,有些欲言又止。那黄泥水明显是关键,也明显不会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他不知道能不能问。
姬安倒是大方,直言道:“用的是高岭土,而且是深土层取出来的。你带一些回去,让人计算出用量,往后我会安排人送到你作坊里。”
杨微交叠双手,对着姬安长揖。
姬安示意人扶他起来,又道:“但你可不能光顾着糖。最佳的晒盐时间大概是五到八月,晒盐场要尽量在五月前完工。若是运转良好,秋冬之季就再去别处选址建新的,我挑一些人跟着你,你要把他们带出来。”
杨微笑道:“陛下放心,草民定不负陛下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