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不远处,拴着几头牛,有专人取痘脓,再交给助手分到各桌去。旁边还架着几口锅,一直有人在烧水,专门煮用过的针、布和装痘脓的小碟,消毒过后取出再用。
校场上虽四处都有嘈杂声,却是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姬安担心打扰人,一直等到这批大夫换班,才和上官钧一同走过去。
众人这才发现他们来了,纷纷行礼。
姬安先向宋远之和太医令了解一下目前的情况,就让他们接着忙去。再把燕似山叫过来,问他接种了没。
燕似山笑着撩起衣袖:“臣是第一个。”
姬安也笑:“我听说铁甲军几乎人人都是无辣不欢,这段日子要忌口,是不是很难过。”
燕似山哈哈笑:“是有点,不过禁军夥食好,臣等都吃得很满意。”
姬安:“给你们包了几样新品种辣椒和种子,你们拿回河关去种种。”
燕似山连忙谢过恩,看姬安和上官钧心情像是都挺好,犹豫着问了句:“臣等是接种完就回河关吗?”
上官钧回他:“接种之后留十四日,确认没有问题,就返回河关。”
燕似山应了是,心道——看来师晟说得没错,近期内不会有什么行动。
姬安又顺便向他了解了一下河关冬季的寒冷程度,见接种那边一切顺利,也就没有多留,和上官钧一同离开。
燕似山送走人,忍不住想——难道要冬日出兵?中央军受得住吗,这么冷……
○●
种痘医疗队在京里为铁甲军和部分飞廉军接种完,转移去中央军军营。
姬安谨慎地将接种的铁甲军和飞廉军都探查过,确保他们身上都有了天花抗体,同时也证明了这批种痘大夫都是合格的。
铁甲军启程返回河关,姬安又把宋远之叫来,让他继续给飞廉军里选出的二十人做培训。
宋远之看看那些军士——其中大部分还是女子,奇道:“陛下若觉人手不足,可再招募些民间的大夫。民间是有一些女大夫的。”
姬安让那些军士先退出去,问他:“外行人可是很难学?”
宋远之:“若只说种痘手法,倒是不难,便是外行,狠练上一月也能成。但在接种之前,最好还是先切过脉,确认没有不合适接种的情况。”
姬安温声道:“宋卿说的很是。不过,你也知道,我们是在为云朔做准备。”
宋远之点点头,面上却依旧不解。
姬安给他交底:“因此埋在那边的暗线很重要,我无法把人召回来,只能让飞廉军设法过去悄悄给他们接种。宋卿放心,有一位老大夫也会去,只是他眼睛已花,自觉学不好针法,就由他负责切脉。”
宋远之这才恍然大悟。
姬安续道:“至于女大夫,我也知道民间有,但她们本不是朝廷的人,我不想让她们去云朔冒风险。可我又担心,万一真有那脑子迂腐的家人,在要命的时候还非讲男女大防,所以觉得该培训一些女子。”
宋远之忙起身行礼:“陛下考虑得周全,臣必尽心尽力教导那些军士。”
姬安自是笑着勉励他一番。
军中种痘一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朝中官员起初暗自议论了一阵,后来一直不见有动静,渐渐也就不再提起,毕竟并没有听说哪里起了疫的。
姬安和上官钧的日子一如既往。
现在就只等着图国有动静了。
第233章图国他想得挺美,可惜只能做做梦
对图国,在铁甲军都还没进京的时候,姬安就觉得奇怪了。
一个正月过去,他一直没等到图国那边的暗线传回消息,还和上官钧嘀咕:“孙氏不会就忍了吧。”
上官钧想了想,推测:“先前她病的那段时日,朝中必然动荡,她的掌控力会下降。现在哪怕有救,也得先养病半年,可能是想暂时韬光养晦,或许要等养好了病再动手。”
姬安:“卜察会不会趁这时候打过去?”
上官钧:“可能性不大。图国朝廷对外没有表现出乱象——要不是孙氏求药,我们都不知道她病了,卜察更不会知道。这个时候北地还天寒地冻,没好机会不会动弹。等到三四月化冻,又要春耕了。”
姬安:“这么说,就是要到五六月,孙氏痊愈之后和小皇帝再斗起来。到时卜察有可能抓住机会?”
上官钧:“要看到时的具体形势,也有可能再往后延延。听说卜察比图国更注重耕种,八九月要秋收。如果孙氏和小皇帝闹起来得晚点,可能会延到秋收完,不然怕是粮草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