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长青拿着老虎灯又看中了另一个,正想说,却见左衷忻扭头问穆宜华道:“穆娘子想要哪个?”
穆宜华有些受宠若惊,她指了指一盏普通的花灯:“就那个吧。”
左衷忻没回答,他指着小贩身后最大的雕花百蝶马骑灯道:“那个如何?”
小贩笑道:“郎君,那个和这些可不一样。那个得一百二十文钱,还得猜对三个谜面才行。”
穆长青有些不乐意了:“三个谜面就三个谜面,我们左郎君可厉害了。”
左衷忻也不等穆宜华答应,便将钱付给了小贩:“出题吧。”
“好嘞,郎君请听好。这第一个谜面是,云上空闲月分明,打一字。”
“昙花一现的昙。”
“风动它不动它动风亦动,有风它不动无风它才动。打一物。”
穆长青歪头:“嘶……就在我脑子里了,就在我脑子里了。”
“摇扇。”左衷忻答。
“对对对!哎呀,都怪左郎君回答得太快了,不然我一准能想到。”
小贩笑着出第三题,他的眼睛在穆宜华与左衷忻二人之间逡巡一圈,含笑道:“春风点丹青,枝枝醉红霞。此霞非彩云,染红半边天。渔人乘舟随落英,路上行人忘还家。打一花卉。”
左衷忻听完这谜面,眼色微变,他侧脸错目,似乎有意躲开一点穆宜华。
穆长青思忖一番:“我知道了!左郎君你知不知道?”
左衷忻貌似颇有歉意地看了一眼穆长青,摇头:“在下愚钝。”
“哎呀,是桃花嘛!就是我姐姐啊,我姐姐的名字!”穆长青高兴地手舞足蹈,他向小贩伸手,“我们全部答出来了!”
小贩也高兴,连忙递上马骑灯:“小郎君小心收好。”
穆长青提着灯笼仔细端详,只见灯笼共有六面,上下两层分别雕花镂刻,灯笼纸上绘着花卉各异,各色蝴蝶百余只,灯笼转起来仿佛百蝶追逐嬉闹花丛间。
“这个可真好看。”穆长青小心翼翼地将灯笼递给穆宜华,“左郎君眼光可真好。”
穆宜华接过雕花百蝶骑马灯端详,烛光暖融融地照在她的脸上,好像把她的脸也给熏红了。
春风点丹青,枝枝醉红霞。
这谜面仿佛便是为着这一刻描写穆宜华而生的。
左衷忻看得有些失神,瞥开目光望向一处,却不经意对上穆同知似有若无的笑意。
他有些无措。
只见穆同知笑着颔首,没有过多的问询或是斥责,走上前去问穆宜华:“如何,喜欢吗?”
穆宜华点头笑道:“嗯,多谢左郎君。”
左衷忻心中舒了一口气,正要说话,却听后头一人高喊:“穆姐姐!”
众人扭头看去,是安柔与宁元庆,后头竟然还跟着穆宜华多日不见的赵阔。
他看见穆宜华手中的骑马灯,又听见方才她朝着左衷忻道谢,便知这灯笼从何而来。
多时不曾见她,心情本就不好,如今一见还是这样,他的脸色更加阴沉,走到众人面前时一言不发。
“襄王殿下。”穆赵几人向他行礼。
赵阔点点头:“在外便不拘礼了,叫我三郎便可。”
穆宜华听他语气不善,抬眼看了看他,只见他目视前方并不给自己眼色。这下穆宜华心中也有气了,贺礼没送暂且不说,多日不见,竟还给自己摆脸色。她沉着脸将头扭向一边,刻意远离他。
赵阔斜眼瞧了瞧,鼻子呼出一口深气,沉默地站在一边。
二人正别扭着,左衷忻却好似无意离开这拧巴的氛围,站在旁边看了一眼便侧目看向猜灯谜的安柔与元庆。
宁元庆帮安柔猜了两张灯笼,一人一盏手上提着。
一行人默契地一同游逛在街上,行人迎来去往,他们汇入人流便如同尘世所有凡人。
要说今日这队人马能平和地待在一起也是奇迹,不管是宁元庆与左衷忻还是左衷忻与赵阔,都好似应该是互相不对付的人才是,可偏偏几人正和谐地与穆同知探讨着对金政策,讲得那叫一个头头是道、侃侃而谈。
安柔与穆宜华走在一起,努努嘴道:“男人真烦,这种事情在朝堂上商量不够,大好的节日出来玩儿还要讲这些,真是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