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两京旧札 > 5060(第5页)

5060(第5页)

穆宜华眼睫一垂,没再说话。

闺中密友皆是到了成婚的年纪,可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她抬眼看向赵阔,只见他也正望着自己。

二人相顾无言。

云散月现,一缕月辉照在穆宜华身上,洞中半明半暗。

“姐姐……姐姐……”穆长青叫喊的声音由远及近。

穆宜华抬头张望,攀着石壁就要出去。

赵阔一把抓住她的手臂,穆宜华回头,只见他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嘴唇翕合,想说些什么。

可是良久,还是没有讲出来。

穆宜华有些失落,她转出山洞:“我走了。”

“等我!”赵阔在身后喊道,“请你,等等我。好吗?”

穆宜华只觉心绪奔涌,心酸苦楚一下子涌上心头,眼泪簌簌而下。

她回头望向仍旧委身在假山下的赵阔,两行清泪挂在面上,嘴角却渐渐上扬。

她看着他笑说道:“三哥,只要是你,不论多久,我都可以等。”

第53章

金人又来要钱了。

穆宜华听闻此事,就知道今日朝堂之上免不了一顿吵。

果不其然,穆同知下朝回府,面色不善,已进家门便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一整天都没有出来。

穆宜华摒退下人,自己端着吃食送了进去,只见穆同知双手撑着额头,烛光将他整个人笼罩在疲惫之下。一瞬间,穆宜华竟觉得父亲老了不少。

她将点心放下,拿起摊在桌案上的公文细看,越看越生气,看到最后索性将公文直接撩在桌案上:“欺人太甚!他们简直就是得寸进尺!我们已然将辽国的岁币都给了他们,他们竟然还想要更多?”

穆同知深吸一口气,缓缓直起身子,看了一眼穆宜华,掩眸不说话。

“父亲,今日朝堂上是如何商议的?”穆宜华着急,“官家没有答应吧?”

穆同知摇头:“还没有,群臣分歧太大,吵了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吵出结果,官家头风又犯了,便散朝了。但今日……我算是看清这朝中到底有多少软骨头!”

穆宜华嘴巴张了张想问是谁,但看见穆同知如今疲倦的神情还是收了声,悄悄地退出屋去。

第二日一大早她叫上春儿与长青上街,随意找了一处小巷子里的茶馆闲坐听书。

这地界是最好打听事情的地方了,人来人往嘴巴也碎,不一会儿便将事情听得八。九不离十。

只说昨日朝堂上只论了这件事,一边儿穆同知率先参奏,道出“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之真相,主张再不可对金人一再退让;一边儿童蒯打太极,说伐辽为国多时,军。队并未休整过来,若是此时掀起战火必定吃亏,且战火燎原,遭殃的永远都是百姓,若是能以金钱换得和平,何乐而不为;另一边辛谯沉默不做声,只是在朝堂上详细询问了军政马政,听完面色凝重不再说话。

三股势力将朝堂局势扭成一个漩涡,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官家没什么好脸色,太子却也不提此事,只是另起一头询问起自己三弟的加冠礼准备得如何,此前因为恤银一案已然推迟一个月,这回定要好好办。

礼部尚书是个明眼人,见着太子有意改变朝堂僵局,立马接话,说了准备的进程,一来二去,殿上的话头转变,官家见缝插针,便托辞说头疼散朝了。

如此要紧之事,吵了一早上竟是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是以后几日下朝,穆同知也没有回府,只是托人带回话,直接宿在了政事堂。朝堂为这事吵了小半个月,最后还是决定送金银珠宝过去。圣旨颁布的当日,穆同知与一众主战官员直接头也不回地走出垂拱殿,气得皇帝下朝后在延福宫摔笔砸墨。

赵阔知道穆宜华听闻此事必定心烦,但如今为着冠礼他每日都宿在宫中,天子眼皮子底下,他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就怕自己不经意的一点言行就会给他们穆家招来不必要的灾祸。是以,不管是书信还是话语都不敢让人代传。二人分明皆在汴京,一时之间,竟仿佛回到了从前分居南北时的境况。

宫中因金人之事愁云惨淡数日,终于在赵阔加冠礼时拨开一点点云,得见微弱曙光。

只是听说官家好像又同三大王生气争吵了。

坊间传言,好像是因为选妃之事。

三大王就是想要穆府的穆娘子,而官家与皇后不同意,本意是直接赐婚他人,三大王扭头便走出了延福宫。官家与皇后无法,只好将此事暂且搁置。

穆宜华听在耳中,疼在心里。

为了她,赵阔已不知同自己的父母——当朝天子国母争吵过几回又置气过几回。寻常百姓家的父子都经不起这样折腾,又何况他的父亲是如今九五之尊。

穆宜华强迫自己不要去想这件事,但心不由己,到了夜里,每每睡梦中都是二人分别的景象,以致于早晨醒来都是泪湿枕巾。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