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两京旧札 > 110120(第8页)

110120(第8页)

“那……九十文?”

“一百文,一分都不能少。”

穆宜华装得有些为难地把狗放下,小狗却一个劲儿地往穆宜华脚边钻,不停地发出“嘤嘤嘤”的撒娇声。

小贩看小狗也喜欢穆宜华,索性说道:“九十五文,这回是真的不能再少了啊!”

“成交!”穆宜华扔了一吊钱给他,托起小狗就回了家。

她将穆长青的旧衣服团在箱子里把小狗放进去,狗狗闻了闻味道立马跳了出来拱到穆宜华怀里。穆宜华无法,只好拿了自己的衣服铺上去,它这才满意。

“真是难弄。”穆宜华点了点狗鼻子,“我给你去找些吃的。”

厨房里还有剩下的稀粥,但是火已经灭了。秋夜里穆宜华不想让小狗吃冷食,便喊来穆长青生火又做了点宵夜,两个人陪着狗又吃了一顿。

“给你起个什么名儿呢……”穆宜华蹲在地上看它进食,“小左?”

说出口时她自己都笑了一下:“算了吧,先叫阿黄,等左郎君来了,让他起名吧。状元郎给你起名,你是多大的荣光啊,以后已经要做狗中翘楚哦。”

穆宜华对这个孩子寄予了颇大的希望。

说来也奇怪,左衷忻与赵阔一同奔波四海御敌,可她就是觉得他还会回来,许是因为这里本是他的故乡,还有他牵挂的亲人,又或许……还有一些别的什么原因。

穆宜华不敢细想,也没有时间细想,因为因明州之战而搁置的《儿女英雄传》终于刊印于世了。

陆阳书局的名头果然名不虚传,一经问世,这话本子便畅销无阻,首轮刊印五百本,发售前五天被一抢而空,而后又找来工人紧赶慢赶,又印刷出六百本,一月内抢购而空。

这书一本三两,一千一百本就是三千三百两,五五分成,穆氏姐弟净赚一千六百五十两。

等陆阳书局送钱的人走后,她一把将桌上的钱财拢进自己怀里,脸上的笑容根本抑制不住。

穆宜华笑着抚摸着光滑的、熠熠生辉的银子,感叹:“有钱就是好啊。以前钱财易得,才会不知节制地挥霍,办个穆府家宴光菜肴就花去几千两,还不算烛火香薰帐舍歌舞……真是太奢靡了。”

穆长青看见这钱也高兴,凑到姐姐身边问道:“姐姐,这里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嘿,可不可以……”

穆宜华慢慢直起身子,用微妙的眼神看着他:“你想要多少啊?”

穆长青连忙摆手:“不不不,不用很多,我就是想……涨点儿零花钱,嘿嘿嘿……”

穆宜华高兴,大手一挥,将一小堆银子推到他面前:“行了,写故事不容易,这是你的奖赏,自己分配去。但是你要记着,如今只是个开头,日后也要好好努力,细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赚更多的钱,明白了吗?”

“明白!悉听尊便!”穆长青将银子装进荷包后,不管姐姐说什么话都听。

“穆娘子,穆娘子。”外头忽然有人叫,还是方才陆阳书局来的人,“穆娘子,有几封书信方才忘记带来给你们了,是读者们的书信呢。不知你们住处,便直接送到我们陆阳书局来了,还有其他的作者和书局来找我们问您的名姓与府邸,说是要上门拜访求您的画,您看若是合适,我们便告诉他们?”

穆宜华笑着手下书信,也答应了请求,这种赚钱的事不干就不是她穆宜华了。

她将手中的书信挑挑拣拣,五封给万古生,三封给逢春客,穆宜华拆开自己的看,多数是要买画的,随便翻几下便看完了,可穆长青却还认认真真地看了一张又一张纸。

“这么认真?”

穆长青摇头感叹:“是这位娘子认真。她说她将《儿女英雄传》卷一反复看了三遍,特别喜欢女主角如茵,觉得大家生逢乱世,不管是男是女,都应该为保家卫国尽一份力。如茵虽为女子,但又木兰胸襟,实乃她学习榜样。她还说她最不喜欢《莺莺传》,说那是男人们意淫出来的任他们摆弄的女人,还把女人写得如此蠢笨不堪,好似男人一句花言巧语就能骗去似的。还说……”他翻了一页,“姐姐,你笔下的如茵不愧为女子所创之角色,有血有肉,真是极好!”

穆长青念完,哭笑不得:“她将我当成姐姐了。”

穆宜华也笑:“人家是在夸你呢。不过这姑娘说得确实好,古往今来多少诗书歌赋都把女子描绘成卑屈软弱,离开男人就活不得的怨妇模样,看多了也实在令人作呕。我们这书能够畅销,不过就是得了两处便利,一是抗金,此前明州之战大胜,百姓心中仍有热血,更爱看这样的故事;第二便是如茵,如茵勇敢坚强、足智多谋,胜于男儿,与此前诸多作品大为不同,也让百姓们觉得新颖好看。”

穆宜华了悟:“日后我们就按照这个路子走,不怕走不通。这娘子也是个心思玲珑的妙人啊,她可有在心中言明自己叫什么,通信地址有写吗?”

穆长青又往后翻了几页,看见落款上书——柳如眉。他搜寻着记忆,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姐姐……舅啊不是,那个……柳靖远他是不是有一双儿女?”

“是啊,是一对兄妹,哥哥今年应该十七叫柳昌邑,妹妹可能十四或者十五?记不太清了。”

“那那个妹妹……叫什么名字?”

穆宜华闻言微微一愣,拿过信纸一瞧,有些惊讶地微张着嘴巴:“柳……柳如眉?”

第116章

柳如眉一直不停地来信,但穆长青从未回复。渐渐地,这柳家表妹的响动也没了。穆长青舒了一口气,继续钻研小说的第二卷。

秋收过后,明知学堂开学,穆长青在学堂里竟然遇见了熟人乔擢英,也是甲班。二人一见如故,勾肩搭背地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寒暄完曾经的坎坷又感慨如今相遇的缘分,道一句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穆长青聊到兴上,问道:“真是奇了怪了,先前怎么没见你来读书?”

乔擢英边吃边笑:“嗐,像我们这样家中有家业的,送来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就是为了识字学算术,以后还打理家中生意。所以只要家里生意忙,我都直接请假去帮忙的,你开春才入学,看不到我正常。”

“那你半年没来呢……”穆长青有些可惜,“明知学堂的先生,教书还是教得挺好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