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云瞥了眼身边的刘青青,那她就成他名誉上的妹妹,族法规定,族内是不能成亲的。顿觉不合适,“那,若户籍不落在刘家呢?”
刘有山顿了顿道:“这,我还真不知道,我们去问问村长。”
刘宝贵给了答复:“需要寻三名证人,证明他不是金国的奸细就可以了,户籍可以落在名下的住宅里。”
村长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郭守云可以落户刘家,但是,那便是上门女婿,按照律法,上门女婿不能参加科举。
懂了,要有房子,才能落户籍。
郭守云立马和刘青青商量:“我就在老宅隔壁盖一座院子,落户清水沟村?”
刘青青皱眉不同意,她对于房子的观念和刘有山不同,她的思维是房子属于投资属性,买的房子必须具有流通的功能,清水沟村他们家已经有住宅了,为什么还要再盖呢,那不是浪费银子么。
她眉头皱成个川字:“要不,去府城里买一个院子?”
郭守云不赞同:“家里现在日子好过了许多,却一大家子挤在小小的几间房子里,确实不够住。”
“阿爹一辈子的梦乡便是住上宽敞的大房子,家里生意越做越大,也该翻新一下。”
刘家的房子是土墙石片顶,住着舒服,但不如主流的砖瓦房美观大气。
他抛出了一个刘青青无法拒绝的理由:“碰碰瓷瓷越来越胖,后院那点地方,不够它们跑跳啊!”
刘青青一想到两只黄底黑斑球每日懒洋洋慢吞吞滚在后院,一阵心塞,决定下来,重新圈一片地,盖个大院子,能让碰碰瓷瓷棉花黑炭撒欢跑那种。
和村长一说,村长摸着下巴的胡须道:“这一年村里人赚了钱,村子周边的宅基地全都卖完了,特别是河岸那一片,大家都说那里风水好,抢着买,价格涨到三两银子一亩。”
村长早早留了一块约摸十亩的地在刘家旁边,准备给孙子宝儿
将来娶媳妇盖新房,被赵垚要了去,说是打算搬来清水沟村。
儿媳妇赵翠娥懂事,临盆在即,亲家搬过来,也有个照应,他做主把那块地,原价卖给了赵垚。
他指着地图上,远离村子挨近山脚的一片荒地:“不仅宅地基,好一些的荒地都被买完了,只剩这一片盐碱地,虽然临近河边,只窸窸窣窣长了几棵草,没人买了开荒。又因挨着山脚,也没人愿意在这里盖房,剩下了来,你们要么?”
其他人家担心院子临近山脚,遭到野兽的袭击不安全,但刘家不一样,他们家里的棉花黑炭,威风凛凛,还有两只半大的老虎,哪种野兽不长眼敢去他们家啊。
村长是懂刘家的。
刘青青只扫了一眼,立马相中了这片地,距离后山不算太远,挨着清水河,修建个小码头,交通畅通无阻,用来盖新院子,太合适不过。
当场拍板定了下来,因为是盐碱地,价格低廉,只要二两五一亩,合计四十亩,一百两。地契上写了郭守云的名字。
村长收下银子,呵呵笑道:“你们只管勘测盖房去,我会尽快去衙门,帮你把户籍办好!”
回到家,听说刘青青又买了一片地盖房,刘有山激动得哈哈笑了起来,猛地一拍郭守云:“好小子,好样的!”
一家人围在一起,讨论盖房的细节。
刘有山:“要个待客厅,又宽又大,一次能接待二三十人那种!”他经常接待来买种子肥料的村民,大家挤在小板凳上谈生意,忒局促了。
苏氏想了想道:“要有大大的窗户,我要刺绣。”
……
每个人提了要求不一样,必须要两层才够啊。
画好设计图后,盖楼的事情便交给刘有山,由他负责请人来盖房打地基立桩。
大年三十,天才蒙蒙亮,整个清水沟村忙碌了起来,因为,清水沟村过年的传统,不是一家人吃年夜饭,而是全村子一起,举办长街宴。
这一天,大家清扫干净街道,将自家擦得锃亮的桌子抬到街上,一家挨着一家,摆成一条长龙。
忙碌到下午的时候,将自家最好的,拿得出手的菜式做五个,热气腾腾的端到桌子上,全村子的村民,端着碗筷互相品尝,哪家桌子上的菜被最先吃完,那么,他们家便是清水沟日子过得最好的家庭。
不仅名头上好听,也有实惠的,这样家庭是其他家争相结亲的对象,儿子不愁娶媳妇,闺女一般可以高嫁。
刘青青咂摸了一会,这不就是变相的炫富么。
按照她的意思,随便炖个鸡,弄条鱼,炒个肉就过去了,不过刘有山将她轰出了厨房:“你个小屁孩懂啥,这是脸面!”
去年刘老太那么扣的人,长街宴都下血本割了一条肉炒了,可惜扣性不改,没放盐,还弄了个素鸡素鸭素鹅素鱼凑够五谷丰登,正月间他一出门,被村子里其他人指指点点,笑话了大半年。
今年好不容易宽裕些,必须上,上最好的菜。
斟酌了大半天,刘家定下的菜式是蒸吹肝,舂鸡,包烧鱼,青苔片,和泡鲁达。
青苔片最为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