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头悬梁锥刺股般的苦学,周如龙的成绩突飞猛进,蹭地进入了红星学区(几个乡镇初中为一个学区)的前列。
中考那日,周如龙考完之后,回家得意满满,跟母亲杨珺秀说:
“今年的题格外简单,我都会,最神奇的是,语文没有作文!”
杨珺秀听得脸色发白,直呼完了完了。
周如龙,竟是没有把卷子翻完,语文卷子忘记写作文了!
觉得考题太简单全都会十分高兴正在耍帅的周如龙:……大意了!
然而周如龙确实是才貌双全,咳,智商和颜值都在线,即便是粗心大意到忘记写语文作文,他仍旧考出了高出录取线70多分、学区第二名的成绩。
在选择报考学校的时候,周如龙傻了眼,他一天到晚天上地下到处撒野,初三这一年才认真学习,眼睛里能看到的职业除了老师、医生、警察外,就是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以及一个从未见过面但听父母说起过的退伍转业军人、云南彝族的叔叔周立顺。
眼下中等专科学校的专业,大多是工商财、农林水、医卫、师范这四大领域。
周如龙没有想法,杨珺秀试探着提要不去学师范,周立行思考再三,他的人生经历无法给儿子参考,只能以自己的分析去提出想法:
“中国有十亿农民,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大家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其他的呢?我看你买的书里,四川的农业类学校最多,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正在推广,我想应该是国家缺这方面的人才,不如读农业吧!”
周如龙毕竟在十三岁,他听着父亲的说法,觉得有道理。
他出生在农村,出生不久便恰逢□□特殊时期,他十分认同农民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石,此刻对他来说,学什么都好!
尤其是对农村地区家境贫寒的普通人来说,进入学校就相当于成为国家工作人员,不需要再花家中一分钱,三年之后就可以分配工作,那就正式成为国家干部了!
国家干部,多么威风的名字!
于是小小少年周如龙,穿着打补丁的朴素衣裳,去乐山地区农校。
杨珺秀也包袱款款地跟着儿子,眉开眼笑地去了乐山。
这些年,杨珺秀主动和弟弟杨珺杰联系得并不多,基本上都是杨珺杰每隔一年半载,就主动来洪雅看望姐姐。
当初杨珺秀和周立行回了洪雅,想着的是在安宁的山村平静度日。
哪知道时代洪流一来,人在命运之中,世事难预料。土地政策几番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商业几乎中断,小山村就成了闭塞的小山村。
杨珺秀当过十年的代课老师,她本就身体不好,生育之后更是变差,回家修养的时候也正好是□□时期,虽然没有了工资工分,但好歹不用辛苦。
周立行在村上担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文书,虽是能对家中照顾几分,但他天性公正,做不出损公肥私的事情,自然家里是越来越穷。
穷到杨珺杰看得心急如焚。
杨珺杰当初跟着周立行学了些汽车修理的知识,后来主动去当了兵,在部队里做的是机械修理的技术工种,后来专业复原也是安排了工作的,自己结婚成家之后领着国家工资和物资,过得越来越好。
杨珺杰看着姐姐姐夫一家越来越穷,无奈之下只能年年带着各种物资去帮扶姐姐一家。
杨珺杰甚至几次提过让周如玉跟着他回乐山,哪怕□□期间没有书读,但跟着他更好婚嫁。周如玉却十分担心母亲杨珺秀身体不好,更是舍不得家里的弟弟妹妹,最终还是留在了洪雅。
以前的周如龙那惹是生非顽劣不堪的模样,周立行和杨珺秀都不好意思评价。
现在周如龙突如其来的发狠争气考上中专,杨珺秀终于扬眉吐气了,也终于觉得有脸面带孩子回娘家了。
杨珺秀带着周如龙去了杨珺杰,将周如龙考上乐山地区农校的好消息告诉了弟弟。
杨珺杰一通接风洗尘,姐弟俩都十分欣慰,杨珺杰更是拍着胸脯表示,他一定会照顾好外甥。
*
周如龙去了学校后,面对一群来自乐山及周边地区各地各民族的优秀学生们,属于骨子里的争强好胜再度复苏。
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青春的荷尔蒙混杂着对明媚未来的期盼,他们各个自视甚高,都是当地学校的翘楚,这样的一群人换了陌生地方,怎么可能不角逐比拼一番?
这种氛围,从生产队孩子王一路打成学区老大的周如龙,可太熟悉了!
尤其是来自农村和山区的孩子们,他们更有山林中自带的野性和争斗性,不打不相识,成绩要比高高低,体育课更是要一较高下。
周如龙进入了火热的校园生活,打得不亦乐乎。
他先在班级里打成了最厉害的一个,得到了男同学们的信服和女同学们的夸赞,然后开始带着班级里最能打的开始挑战其他班级。
每个班级,都会决斗出那么一两个厉害人物,有的成绩厉害,有的是打架厉害。
周如龙恰巧是二合一的,哦,其实是三合一的。
学习成绩厉害,体育成绩厉害,相貌长得还挺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