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 第232章(第2页)

第232章(第2页)

广告在其他省份的宣传效果也不错,年后食品厂才复工几天,她们就接到了不少新订单。

“效益不错。”张文心随意翻了翻定金汇款单,“要不要再续一段时间?”

于知乐思考片刻,应声:“再续两个月把,但可以把频率降低,一周一次。”

“行,我明天去电视台谈。”张文心说。

她一抬头,看见于知乐从信封中拆出两张照片,好奇地问:“圆圆给你寄了信?”

“不是,是张萍寄来的。她说晓云篮球打得不错,被选进了省队。”于知乐把照片递给她看。

照片中的张晓云已经不是当初带着小伙伴在村里当传声筒的小孩,长高了许多,身体也强壮了。

“咱们海隅村的姑娘真争气,很多大学生的期末成绩都很棒,海梅和海竹还考了全系第一呢。”张文心语气自豪。

于知乐嗯了一声,满眼笑意。

下班后,她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周岳生。

周岳生看了照片,冷不丁来了句:“也是个当兵的好苗子。”

“职业病真重。”于知乐睨了他一眼,“不过我倒宁愿你天天带新兵,不用再出任务,免得又像上次那样吊着右手一个月。”

她说的是去年十月中旬的事,她出发去粤省前,周岳生还是好好地。等她回来,他右手就骨折了,是出任务过程中受的伤。

“新人实战经验不足,该多带带,我也带不了几年了。”周岳生说。

于知乐觉察到他语气中透着落寞,拉着他进衣帽间,让他帮忙挑选衣服。

周岳生了解她所有行程,知道她最近半个月没有隆重到要特意挑选衣服的场合,面露疑惑。

“我们穗穗六月就要幼儿园毕业了,我不得提前准备衣服?”于知乐佯装生气。

周岳生这才反应过来,环住她的腰,将脸埋在她颈侧,呢喃几句。

“痒,别蹭,别在这里。”于知乐的声音越来越小,最终颤着变成轻泣声。

春去夏来,海隅食品厂津市分厂的厂房建好,设备也铺设完全。于知乐和张文心在招聘会期间去了一趟,工厂启动当天也在现场。

开拓团队的人工作能力非常强,所有事情都井井有条,运营也很顺利。生产线投入使用当月,海隅牌海货罐头就出现在了京市的各大供销社,并且销量不错。

期间,于知乐也收到了很多封蓝圆圆寄回来的信。她和于婉琴的服装品牌以高端品牌的姿态闯入国际市场,并受到一定关注。她还创立了一个新的服装品牌“新芽”,顺应港城的潮流趋势做另一种风格的女装。

“粤省的荔枝非常好吃,尤其是桂味和糯米糍。”于知乐读出她最新一封信里的句子,“快快成立物流企业,等着你们把荔枝运到全国各地。”

张文心听了这句话,哭笑不得。

不过,物流公司的前期筹备比她们想象中还要顺利。葛泰和方卓从家庭作坊式小加工厂、双职工家庭入手,通过往外省运输货物和做类似于跑腿的工作积累了第一批客户,而且口碑相当不错。

而电视台广告让海隅食品厂的订单日益增多,厂里变成了多劳多得的薪资结构,又在四月招了些新人,张文心忙得晕头转向。

“明天是穗穗的幼儿园毕业礼,八点就可以进学校,别忘了。”于知乐提醒。

张文心还真忙忘了这事,说:“你没说,我都忘了前些日子在婶婶那儿订做了一套新衣服,我等会得去百货商场取。”

“那一块走吧,今天周岳生没空来接我。”于知乐说。

张文心应好,收拾桌面的东西,与她一起坐公交车前往市区。

第二天,周岳生与于知乐步行前往穗穗就读的幼儿园,在街边看到很多小吃摊子。

炸酱面、糖油饼、油条豆浆和包子,京市人常吃的早餐应有尽有。他们路过时,各摊主还热情地推销。

两人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走了不到十分钟就看见幼儿园大门。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