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带着古人穿回现代 > 第八十七章 进士担重任青云志未休(第2页)

第八十七章 进士担重任青云志未休(第2页)

“二,老槐树问题。”他笔尖指向古树照片,“其价值不仅是生态或可能的文物,更是凝聚柳树巷居民情感的图腾。强行迁移,劳民伤财,且九死一生。能否就地保护?纳入未来社区规划的核心景观?围绕它建设社区公园、老人活动中心?这棵树活了百年,见证了柳树巷的变迁,让它继续见证新的繁荣,成为新旧传承的纽带,其人文价值带来的社区凝聚力提升、品牌效应,难道不是另一种‘钱’?园林、文保部门牵头,立刻组织权威专家团队进行紧急评估和就地保护方案设计,所需费用,由区财政先行垫付,后续从项目土地出让金或宏远应缴款项中扣除。”

“三,过渡期安置。”他继续道,“街道办牵头,全面摸排区域内闲置公有房产、安全合规的闲置厂房、校舍,哪怕暂时征用,统一修缮管理作为临时周转点。同时,发动社会力量。”他看向一直沉默的宏远代表,“宏远作为责任企业,是否该展现担当?你们旗下是否有闲置公寓、酒店?以低于市场租金的价格,定向租赁给柳树巷最困难的过渡家庭?区里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或税费抵扣。另外…”他脑海中闪过母亲柳氏掌控的“玉馔阁”庞大的物流仓储网络和遍布城郊的协作点,“我会尝试联系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看能否提供短期、安全的仓储空间或员工宿舍资源作为补充。”他没有明说柳氏,但暗示已足够。

一条条清晰的路径,如同利剑劈开迷雾。会议室内鸦雀无声,众人脸上的愁苦和推诮渐渐被惊讶、思索所取代。老李敲桌子的手指停下了,王工和孙所长对视一眼,眼中有了亮光,街道刘主任更是连连点头。

“妙啊!”文保所孙所长忍不住抚掌,“就地保护,化阻力为亮点!这思路好!”

“产权置换加平台公司运作…确实能盘活!”住建局老李摸着下巴,飞快地在心里计算着可行性。

“发动社会力量补充过渡房源…这思路打开了!”街道刘主任看到了解决燃眉之急的希望。

宏远的代表脸色变幻,想反驳,却发现谢明远的方案环环相扣,看似增加了他们的成本,却也捆绑了长期利益和声誉,在道义和舆论压力下,他们竟找不到强硬反对的抓手。

“当然,”谢明远放下笔,目光扫过众人,“这只是框架思路。具体实施,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拿出详尽的、可操作的细则。补偿标准核定、安置房选址建设、古树保护方案、过渡房源筹集…每一项都是硬骨头。但我希望,大家拿出啃硬骨头的决心和智慧。为官一任,不是和稀泥,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对得起一方百姓的托付。”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蕴含着千钧之力。

会议方向彻底扭转。各部门负责人开始主动领任务,讨论具体细节,效率前所未有。谢明远坐镇中枢,时而精准点拨关键点,时而协调部门间的衔接缝隙。他脑中那部属于古代能吏的精密“政务机器”高速运转,将纷繁复杂的现代行政难题拆解、重组、寻找到最符合“民本”也最具可行性的平衡点。

---

方案公布,如同巨石投入深潭。

柳树巷沸腾了。产权置换、成本价新房、老槐树原地保护成为社区公园核心…这些消息让绝望的居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临时安置点虽然简陋,但统一管理,有水电有公厕,比流落街头强百倍。更让居民们感动的是,谢明远并未止步于会议室。他几乎每天都会抽时间出现在柳树巷,有时在临时安置点的板房里,耐心倾听老人絮叨对新房的担忧;有时在尘土飞扬的巷口,与负责古树保护方案的老专家低声交流;更多时候,他就在那棵老槐树下,被居民围着,解答各种关于新政的疑问。他没有空话套话,只有清晰的解释和沉静的承诺。

“谢主任,那安置房…真能成吗?不会又是画大饼吧?”一个满脸愁苦的中年汉子挤上前问。

谢明远指着不远处正在平整土地的区域,那里已经立起了项目指挥部的牌子:“地块已经划拨,规划图纸下周公示。区属城投公司牵头,资金监管账户同步设立,每一分钱的流向都对社会公开。你可以随时去查。”

“那老槐树…专家真说能保住?”抱树的老太太颤巍巍地问,眼里满是期盼。

“能。”谢明远语气肯定,指着树下正在小心翼翼取样的专家团队,“专家组的初步结论很乐观。您看,他们正在为它做‘体检’,设计专门的支撑保护方案。未来,它会比现在更精神,看着咱们的新社区建起来,看着您的重孙子在它底下玩耍。”

朴实的话语,精准的落实,彻底赢得了民心。柳树巷居民看谢明远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试探,变成了发自内心的信赖和感激。

然而,暗流从未停歇。

一封措辞严厉、匿名的“群众举报信”被直接送到了市纪委和区里几位主要领导案头。信中言之凿凿,指控谢明远在柳树巷项目中:

1。滥用职权,干预市场:指其强行推翻合法评估的补偿方案,大幅提高补偿标准,涉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以权谋私,输送利益:暗示其力推区属平台公司介入安置房建设,是为其背后关联企业(影射柳氏的“玉馔阁”)谋取工程利益;宏远被迫入股,实为利益输送的掩护。

3。好大喜功,浪费公帑:斥责其不顾财政紧张,执意进行耗资巨大的古树就地保护工程,只为个人政绩“贴金”。

4。包庇奸商,立场不正:指责其未对宏远地产前期暴力拆迁行为进行严厉追责,反而与之“合作”,立场暧昧。

举报信列举的“事实”看似有鼻子有眼,极具迷惑性和杀伤力。一时间,区政府内部暗流涌动,投向谢明远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连一贯支持他的区长,在私下谈话时也委婉提醒:“明远啊,柳树巷的事,你做得不错,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这举报,影响很不好,上面也在关注。宏远那边,是不是…适当安抚一下?”

压力如同无形的蛛网,从四面八方悄然收紧。

谢明远坐在办公桌后,手中拿着秘书小周悄悄复印来的举报信。窗外暮色渐沉,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他脸上没有任何被污蔑的愤怒或委屈,只有一片深海般的沉静。他逐字逐句地看着那些恶毒的指控,嘴角甚至勾起一丝极淡的、近乎嘲讽的弧度。

“宏远…或者说,他们背后的‘朋友’,终于忍不住了。”他放下信纸,声音平静无波,“手段还是这么…缺乏新意。”

小周满脸忧愤:“主任,这完全是污蔑!颠倒黑白!我们得赶紧澄清啊!”

“澄清?”谢明远抬眼,目光锐利如电,“向谁澄清?怎么澄清?对手藏在暗处,用谣言当箭。你越是急于辩白,越是落入他们的节奏,只会让这潭水更浑。”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灯,“他们想用污水泼过来,逼我自乱阵脚,甚至主动退让,好让他们继续肆无忌惮地吸血。”他转过身,背对着城市的流光,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挺拔,“应对之道,不在口舌之争。”

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沉稳果断:

“小周,通知下去:第一,柳树巷项目所有决策流程、会议纪要、合同文本、资金拨付凭证,立刻整理成册,电子版同步归档,确保随时可调阅备查。特别是平台公司招标流程、宏远入股协议、古树保护专家论证意见和预算明细,要滴水不漏!”

“第二,联系区融媒体中心,以‘阳光政务’专题形式,从明天开始,持续报道柳树巷项目进展。重点聚焦:安置房地块现状、古树保护方案细节及专家访谈、过渡安置点居民生活实景、居民代表对新方案的反馈。要真实,要具体,要用事实说话!”

“第三,”他顿了顿,眼中寒芒一闪,“请区审计局提前介入,对柳树巷项目所有资金流向进行过程审计,欢迎上级部门随时抽查。同时,以区政府办名义,发函给宏远地产,就前期暴力拆迁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要求其限期给出正式的、负责任的赔偿方案和处理结果报告。措辞要正式,依据要充分!”

三条指令,条条直指要害。不辩解,而是用最硬的铁证筑起堤坝;不退缩,反而主动将一切暴露在阳光下;不妥协,更以攻代守,直指对方最怕被深究的痛处(暴力拆迁)!

“主任,高!”小周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谢明远的用意——用绝对透明的阳谋,粉碎一切躲在阴暗处的阴谋!用持续不断的正面事实洪流,冲刷掉污水的痕迹!用审计和法律之剑,悬在对手头顶!

“去吧。”谢明远摆摆手,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拿起了那份关于老旧社区管网改造的预算报告,仿佛刚才的惊涛骇浪只是微不足道的插曲。钢笔尖在纸页上划过,发出沉稳而坚定的沙沙声。窗外的灯火映在他沉静的侧脸上,勾勒出一个孤独却无比坚韧的轮廓。

他知道,举报信只是第一波。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但此刻,他心中一片澄澈。为官之道,不在权谋机变,而在“民本”二字。心有所向,虽千万人,吾亦持正而行。这方新天地的规则,他正用智慧与担当,一步步刻下属于自己的烙印。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