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和赵芸芸也吃得头也不抬,“嗯,好吃!”
“是比我找的好吃一些,还是小苏知青会找。”
闲聊着,赵嫂子似是不经意地问起,“你说,知青院的那个院子是不是小了一点,七个人的院子,就比村尾胡家的院子大了一点。”
村尾胡家就两个人,胡寡妇和她女儿。
其实呢,知青院子比胡家还是大了不少的,但苏盈盈说她在院子里种了菜,还打算在院子里养鸡之后,赵嫂子就觉得那个院子有点没地方下脚了。
毕竟院子里还有7个人呢,还都是大小伙子、大姑娘。
赵大队长没领会到赵嫂子的意思,闻言露出一副“你乱说什么”的模样,神色也正经起来,“知青的院子比胡家大了一倍多呢!你可别乱掰掰,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大队不欢迎知青来,给知青们小鞋穿!这是个严肃的问题啊!”
赵嫂子听赵大队长这个语气,赶紧解释是她没把话说清楚。
“嗐,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的意思是,你看,小苏同志一来就在院子里种菜了,前几天还跟我们拿了几个种蛋,想来是打算养鸡的,这一种地一养鸡的,院里还住了七个人,地方不就显得窄了点吗?”
赵大队长听她这么一说,想想觉得有些挤,但院子都建好了,也不能推了墙重来吧。
“挤挤就过去了,谁家不是这么挤过来的。”他们家没分家的时候,院子比知青院小,但是住了老老小小十多口人呢,也就赵芸芸生出来后分了家,地方才宽敞了一点。
“你说,要是在院子外边围个篱笆养鸡怎么样。”赵嫂子见赵大队长总说不到她心坎上,干脆图穷匕见,把话挑明了。
“知青院旁边都没人家,东南西北都是地方,当时南边围墙没给他们封死,留了个小门,围篱笆养鸡的话,直接在南门后面围个不就行了?这样院子里干净、出入也方便。”
说罢不甚在意的撇撇嘴,“多大点事儿。”
南门后面的地,本来就是留给知青们的自留地,养鸡种地随他们的意。
这半个月来,赵大队长也看出来了,苏盈盈和李晓红他们不一样,种地是个真把式。
既然这样,自留地就可以用起来了嘛。
种点菜自个吃,还能和邻里换着吃,不比花钱偷摸买着好?
赵嫂子一想也是,这样单独在外边围出来也好。
知青们分菜地的事情她可听李晓红同志说了,这一家里面兄弟姐妹几个斤斤计较的事都不少,更可况这知青院里七个人七个姓呢。
南门后面的地,虽说是自留地,但是这东西又没写在明面上,也没占用知青院里的空间,放着一年了,也没看见其他知青想着去打理,小苏同志一个人用了就用了嘛。
——
过两日苏盈盈再约她一起上山时,赵嫂子便把这个法子说了,“你要围个篱笆的话,等会我们就一起砍些竹子下来,每天砍上那么几根,等鸡崽孵出来了,篱笆也围好了,每天顺手干一点,也没那么累。”
“成啊!那谢谢婶子了。”苏盈盈被惊喜砸中,瞬间便乐开了花。
她一定要把篱笆围大一点,鸡一块、菜一块,那院子里小小的九平米太限制她发挥了。
她可不想辛辛苦苦三个月,最后还是饥一顿饱一顿。
因着赵嫂子的好消息,苏盈盈决定给大家发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