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桑榆就问:“二姐,你喜欢学什么。别不好意思说,错过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林梧桐很不好意思:“你立的功,倒便宜了我。”
“一起发现的一起去找村干部,怎么就成我一个人的功劳了,”林桑榆笑吟吟,“何况一家人分什么你的我的,谁合适谁用。以后遇到适合我的机会,当然是我用。”
林梧桐跟着笑:“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本就用不着。”林桑榆再问她喜欢哪个。
林梧桐咬着下唇,显而易见的为难,不由看林泽兰。她其实不喜欢学医,每次看见血肉模糊的伤口都会起鸡皮疙瘩。
林泽兰笑着鼓励:“喜欢什么就说什么,一辈子的事情,总要自己喜欢。”
林梧桐下定了决心:“师范吧。”
师范免学费有生活补贴,毕业后容易找工作,薪水高又体面还有寒暑假。
当年她参加过师范的招生考试来着,班里成绩好家境一般的同学都在考,她成绩只是中等,没考上。
林桑榆意识到是自己想当然了,现在是1950年,才从民国过来,对唱歌这些文艺工作存在一定的偏见。
而民国时期,老师工资鹤立鸡群,小学老师月薪二三十个大洋,初中老师翻一倍,高中老师再翻一倍,大学老师继续翻倍,教授高达四五百大洋。
以林梧桐的性格,选师范才在情理之中,林桑榆笑着问:“二姐,你喜欢哪个科目?”
林梧桐想了想:“我上学时算数学的最好,算数吧。”
林桑榆:“那就问问能不能推荐上师范,不能就试试小学老师。二姐初中毕业,当个小学老师还是有希望的。”
林梧桐点了点头,小学毕业教小学的都大有人在,只是轮不到没门路的普通人。
林桑榆看向林枫杨。
撞上她的目光,林枫杨立刻明志:“我看见书就头大,让我上学我都毕不了业,还不如跟着宋师傅。但凡学会宋师傅一半本事,够我受用一辈子。”
宋师傅虽然才上了几年私塾,可技术一流,药厂大学生都得向他请教。还时不时被外厂请去帮忙,出去一趟至少三十个大洋的辛苦费。工资加外快,一个月能拿好几百大洋,比大学教授都多,想想就羡慕。
林桑榆毫不意外,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上学,林枫杨就是个学渣,小学都靠林泽兰拿藤条抽着才上完。他的性格更适合在实践中学习,而不是坐在教室里。宋师傅这样的技术大拿可遇不可求,要是能跟在身边学技术,是林枫杨的造化。
可要不要是你的事情,有没有想到你是我的事情,端水大师林桑榆点着头道:“行吧。”
林松柏笑着道:“那就这样吧,再多会惹人烦。”
是这么个理。
一家人商量了下说辞,林松柏去找秦四海。
听完林家的要求,秦四海不免意外林家希望两个女儿上学。可见林家是真疼女儿,那严锋想挽回难上加难。
他敛起心思,对林松柏道:“你们的要求,我会如实汇报给领导。”
“还请秦连长帮忙说几句好话。”
“我尽力。你们也别太担心,救了这么多人,领导心里都有数。”
林松柏试探着问:“那您觉得同意的可能性大吗?”
秦四海沉吟片刻:“这个不好说,毕竟得和对面单位商量。如果那边单位不方便,会联系其他单位。以你们家的贡献,只要你父亲政审没什么大问题,工作总是会有的。还请你们等等,一有消息,我会立刻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