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重回灾年给老妈完美童年[七零] > 第 13 章(第2页)

第 13 章(第2页)

“文静啊。”王君又把话头转向自己屡屡碰壁的小闺女,“你夏禾姐受委屈了。像她这样能真心实意替你考虑的人一定要珍惜,要感恩。哪怕你不愿意听,也要分得清好人坏人。”

“妈,我知道。”方文静心思深,是能把事看透的聪明人,“我知道夏禾姐说的话有道理。我气的不是夏禾姐,是这些道理。为什么咱们活着就有这么多条条框框。”

“因为我们都太胆小了。”王君笑了笑。

她看向方文静,目光是前所未有的柔和:“文静,我活了半辈子,黄土埋到脖子根了。妈就告诉你一句话:人这一辈子,长着呢,也短得很。结不结婚,不打紧。什么时候结婚,更不打紧。要紧的是,你自己个儿,心里头得乐意,得舒坦。跟谁过,咋过,你自己掂量。觉得一个人清静,那就清清静静地过。觉得有个人知冷知热好,那就擦亮眼找个好的。别管外人嚼啥舌根,那都是耳旁风。委屈自己,不值当。”

“妈。”方文静抿着嘴,脸上的红痕好似飞上黄昏的晚霞,她的眼睛好亮:“我不想活得这么胆小。我想大胆地活着,舒心地活着。”

王君点点头。

何田盘腿坐在炕上,摇晃着脑袋,目光却沉沉地落在方夏荷身上,她想着:“我也是。妈,真希望你也是。”

月亮爬上树梢,清冷冷的光洒在小院里,草药的苦味儿还没散尽,却驱走了连日的寒气。

日子在王君那番话后,像是掀入新的一页。

方文静开始更勤快地干活,手脚麻利地干农活、收拾家,广播匣子放在堂屋橱柜上,每天准时响起,里面关于“恢复高考”的传闻和“四个现代化”的号召,像遥远的潮声,一遍遍呼唤着。她记得自己课本上的字迹清秀,老师也夸她脑子灵光。只是父亲早逝,让她亲手把那些书页连同梦想,一起锁进了箱底。

“真。。。。。。能考?”夜深人静,西屋里只有煤油灯豆大的光晕,方文静摩挲着箱子里泛黄卷边的课本,指尖划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字迹,心口像揣了只兔子。

颧骨上的疤痕在昏暗中似乎不那么刺眼了,可镜子里的自己,那双眼睛里残存的怯懦,让她又飞快地把书塞了回去。考大学?当老师?当医生?对现在的她来说,像天边的云彩,看得见,摸不着。

广播里说得再好,现实是,家里穷得叮当响,哥哥方文斌正铆足了劲要翻盖震坏的房子,家里两个侄女嗷嗷待哺,哪有余钱供她这个“脸上有疤的老姑娘”去念书?村里人的眼光,更是无形的枷锁。

但那晚王君的一番话,终究给了她一丝缝隙。她开始留意广播里的每一个字,路过村小学时,会忍不住驻足听一会儿里面孩子朗朗的读书声。她甚至偷偷问过村里唯一的老会计,恢复考试的消息是不是真的。

老会计推推老花镜,叹口气:“风是这么吹,可咱这穷乡僻壤,鸟都不多拉屎,考大学?难喽!再说,你……才上到小学吧”他瞥了一眼方文静的侧脸,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方文静的心沉了沉,却也没完全熄灭。

方夏荷也没闲着,她想办法要把文静脸上这一抹刺眼的红淡化再淡化,把这根扎在文静心里的刺能拔掉就拔掉。

她先是找了隔壁有点名气的村医,村医王大拿摇摇头:“烧得太狠,又是碱性的,这疤……怕是落瓷实了。”她又淘了些土方子:用淘米水洗,敷捣烂的仙人掌,甚至抹过香灰。折腾一阵,除了让皮肤更显暗沉粗糙,那片狰狞的红色并无太大起色。

一日,方夏荷不知从哪个远房亲戚那里听说,县医院新来了个“大地方”的医生,兴许有办法。她咬咬牙,硬是拉着文静去了趟县城。县医院的白墙刺眼,消毒水的味道让方文静紧张得手心冒汗。

医生是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说话和气。他仔细检查了方文静脸上的疤痕,眉头微蹙:“这属于深度化学烧伤后的瘢痕增生,只能靠时间淡化了……我们这里条件有限,可以去省里医院做些激光磨削试试,能淡化一些色素,平整度也能改善些,但想完全恢复到以前那样,不可能了。”

他顿了顿,看着方文静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睛,补充道:“而且费用不低,得好几轮治疗,效果也是因人而异。”

“能……能淡一点也行!医生,您给治治!”方夏荷急切地说。方文静却轻轻拉住了她的衣角,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姐,算了。太贵了。”

走出医院大门,阳光刺眼,方文静下意识地用衣领裹紧了脸,那片疤仿佛在隐隐发烫。她知道,这“火烧云”,注定要伴她一生了。

从医院回来,她的心已经沉到了水底,湿涔涔的,怎么都暖不透。

推开家门,王君的声音却带着惊喜:“文静啊,快看看谁回来了。”

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一个穿着崭新却有些不合身的深蓝色工装、身形高大挺拔的男人,背着一个半旧的军绿色背包。

“咳……文静?”一个低沉、带着点迟疑的熟悉声音响起,那口音是地道的本地腔,却又夹杂着一丝陌生的铿锵。

方文静浑身一僵。

阳光有些刺眼,她眯着眼,看清了那张被晒成古铜色的脸庞——棱角分明,眉骨处有一道浅浅的旧疤,眼神沉静得像村后的老潭水,此刻正带着几分局促和探寻看着她。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