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凤英刚开始没想那么多,被刘汉生的话惊醒,忽然升起戒备。
儿子回不来,宁玉婵可以嫁守城官,绝对不能跟霍明谦。
现在管她叫娘,哪天改口叫嫂子。
她得不得呕死。
本来目的不同,田凤英又升起戒备,进城不久便分开行动。
宁玉婵把所需药材和辅料都记在纸上,一样一样的买好。
中午时分已经全部买齐。
路过小吃街,香浓的混沌、饺子、包子各种味道直往鼻孔里扑。
桃花肚子咕咕直响。
宁玉婵自从嫁进霍家,不如在宁老汉家吃的好,看见香喷喷的肉包子,双眼直冒精光。
田凤英年纪大,可也是馋的。
可惜兜里铜板有数。
“咱快点回去,昨天你们三叔送了一筐鸡蛋,回去我给你们烙鸡蛋饼。”
桃花听说有鸡蛋饼吃,也不管街上的小吃了,走路都比刚才有精神。
发现宁玉婵走得慢,返回去把她拉住。
“嫂子,我娘烙的鸡蛋饼可好吃了,咱快点走。”
田凤英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宁大伯什么点心都会做,玉婵肯定吃不惯娘烙的。”
宁玉婵想起在家的日子,也忍不住笑。
“我爹手艺一般,我娘的手艺才叫好。”
田凤英只知道宁老汉不是大杨村本地人,当年他携妻女搬过来时,宁玉婵还不会走。
这东西两村也不知道宁老汉的底细。
当年也没什么人在意。
直到宁老汉两个女儿出落得和朵花似的,大家的议论才多起来。
“玉婵,你爹是个实打实的庄稼汉,可我看你娘,模样身段说话办事的作风,肯定出身大户人家。”
宁玉婵听宁老汉提过这段故事。
“我爹原本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这是我爹自己说的,有一天上山采药,遇到一个受伤的姑娘,就是我娘。
他把我娘救回去,帮我娘治病,给我娘熬药,我娘被他感动就嫁给了他。
具体我娘到底是什么人家的姑娘,这个我爹没说过,我也不清楚。”
田凤英还记得宁母的样貌,“你娘长得漂亮,十里八乡没有不夸的,你不知道,当时很多人议论,她嫁给你爹委屈了。”
宁玉婵不好评价父母,“我爹对我娘很好。”
田凤英倒也不是说宁老汉不好,“大家都觉得你娘不该嫁庄稼汉,应该嫁富家子弟才对。”
宁玉婵不知道父母那辈人的感情什么样。
不过她不止一次听宁老汉说过,他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娶到她娘,又生下她们两个听话懂事的女儿。
忽然提到父母,宁玉婵难免想到很多往事,情绪逐渐低落下去。
田凤英不由的懊悔,她无缘无故的提这些干什么。
“玉婵,你放心,从你进门开始,我就把你当成自己的女儿,和桃花一样。
长生回不来,我就把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宁玉婵能感觉到,霍老二一家都是真心对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