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身穿蓝色锦缎的男子,坐在一只超级大的两轮椅子上,一张脸胖得和发面馒头似的,手持折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摇着。
自以为很风流的样子。
身后站了四五个面无表情的家丁。
受了什么伤没看出来,只觉的他一定很有钱。
……
“嫂子,”桃花挨着宁玉婵坐下,“你在看什么?”
宁玉婵把梅花饼分她一个,不动声色道:“看门口几个病人,有三个是腿伤,应该和咱爹差不多,一会儿看看崔大夫给他们开什么药,怎么用的。”
桃花佩服宁玉婵这么好的观察力,“嫂子真聪明。”
宁玉婵笑了:“咱多留个心,要是能知道膏药的熬制方法,咱家的药方就能复制出来了。”
桃花点头:“我和你一起留心。”
崔大夫是将近中午回来的。
刚过不惑之年,可能因为生活在城里,又是大夫,很会保养的关系,皮肤干干净净,个子又高,穿一条暗纹深灰色长袍,头发竖起,浓眉大眼仿佛画本子里走出来的男主角。
除了年纪大些。
田凤英是个没什么见识的乡下妇人。
就觉得眼前一亮,如果儿子没出意外,都有孙子的女人,竟然脸颊发热,不好意思起来。
宁玉婵没那么多想法,她一心惦记着门口的三个腿伤患者。
桃花年纪小,宁玉婵说什么她就听什么,这会也只关心崔大夫怎么给病患开药。
崔大夫进屋后,先去后屋洗了手才回到药堂坐诊。
所有患者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好,等着崔大夫看诊。
田凤英几人不是来看诊的,自然不用过去排队。
她们站在药堂门口,打算等崔大夫结束看诊再上前说话。
崔大夫看诊之余,瞥了一眼田凤英等人。
问崔石头:“这几个人怎么不排队?”
崔石头怀疑师傅把人家忘了:“师傅,她们说是您的贵客,不是来看病的。”
崔大夫又打量了几个人一眼。
确定自己不认识,“他们有没有说什么事?”
崔石头摇了摇头:“师傅,您看那两个姑娘,眼熟不?”
崔大夫给当前患者开完方子,往门口多看了几眼。
年长的村妇,他确定不认识,最小的姑娘,她也不认识。
倒是中间的姑娘,莫名有些眼熟。
几个七零八落的碎片浮上脑海,逐渐汇集到一起,他迟钝片刻,吩咐石头:“你带他们去厢房休息,一会儿我过去。”
崔石头心里一惊,果然是师傅的女儿找上门了,待遇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