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读书资源匮乏,跟接受城市教育的孩子肯定是没法比的。
能从镇上考进市里高中的学生没有几个,有的家境贫寒考上了也迫于无奈没办法去读。
那一届只有周音一个人考上了。
她那个时候觉得特别风光。
周音对于初中的记忆只有翻烂了的书和破破烂烂的练习本,因为没有更多的资源,她只能一遍遍的去做那些写过的题。
幸好,幸好,她能去市里念书了。
虽然家里没钱,但好在父亲愿意供她念书,孤身一人去了另外一个城市打工。
于是,周音就在全镇人的祝福下踏上了通往城市的路途。
爷爷奶奶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不见,周音的眼眶湿润,她硬是憋着没有流下眼泪。
去学校的那天下雨,周音向来是讨厌下雨的,因为她的书包,衣服,鞋子无一例外都会被淋湿,在学校的一天身上都是黏糊糊湿答答的。
但即使那天是下雨,周音的心情也格外的美妙。
坐在通往市区的公交车上,周音什么都没想,她不想记起过去自己所经受的事情,只是憧憬着未来的高中生活。
考上高中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她还要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但那个时候才十五岁的她压根不知道,世事无常。
存在于生命中的很多人,也许昨天才跟你说话,今天就跟你不在同个世界了。
路途遥远,周音在学校里只能住宿,开学前一天,父亲买了一个小灵通给她,方便她和家里人联系。
从前没有手机,对于这个小灵通,她格外宝贝。
糟糕的是,她所憧憬的高中生活并不尽如人意。
从第一天自我介绍开始,她就深深地知晓她与别人的差距,家庭上的,性格上的,学习上的。
虽然穿着统一的校服,从表面上看都差不多,但依然掩盖不住她的自卑。
从听到老师说自我介绍的那一刻,她就开始紧张,尤其是在听完那么多人介绍自己的才艺,爱好之后,她就更是无措。
她无法做到像其他人一样落落大方的介绍自己,更不知晓自己喜欢什么,毕竟她除了上学之外做的足够多的就是做饭。
就连她引以为傲的学习也是如此,在镇上她名列前茅,但在这里,她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什么叫井底之蛙。
她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但很可怕的是周围的同学似乎都能跟上。
第一次月考,她考了个倒数,看着那份成绩单,她头一次感觉到无力,深深地无力。
知道自己考的不好,但在看到成绩的那一刻还是有些想哭。
趴在桌子上难过,听见后面传来笑声:“倒数第一就倒数第一呗,考不上大学就出国。”
周音这才明白,考大学并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但这却是她能抓住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
高中就是一个小社会,他们会根据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评判你,足不足够成为他们的朋友,学习成绩,家庭背景,但不管是哪种,周音都没有。
于是周音就毫不意外的成为了班级里的“孤家寡人”,别班的人偶尔会好奇问一句:“这个人是谁?长的还挺漂亮的。”
回答是:“一个经常考倒数的。”
穷人。
上了高中的周音意识到,霸凌不只是对身体上的打击,还有一种无声的摧残,是打击在你心里。
不见伤,不见血,隐蔽又沉重。
爱搭不理,视若无人,时不时投来一束鄙夷的目光,这足矣搞垮一个人。
久而久之,周音也就不说话了,上课就听课,下课就趴桌子上或是写习题。
宿舍也不想待,她索性就找了个清净的地方背书。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