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萩原株式会社组织的寻找宝藏活动顺利落幕,在特邀嘉宾及广大参与者的协力合作下,真的发现了“珍贵”的宝藏。是数量高达四位数的各种军火枪支,还有超出这个数量十倍以上的子弹,并在其中发现了进行违法人体试验的实验室,缴获各种未曾登记在案的假药上百种。
该基地中存储着某家族各种违法犯罪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刺杀首相议员企业家等的杀人罪、勾连他国进行间谍活动的危害国家安全罪、走私军火的走私罪,罪行太多,罄竹难书。
很少见到有哪些罪犯能做到犯罪条目多到需要两张A4纸来写的,而这次他们做到了。
消息一经报道,群情激奋。
最初不明真相的群众还以为是萩原株式会社在大胆进行自己的犯罪宣言,一通骂战之后才发现,这别墅闲置许久,才转手不过月余,显然萩原株式会社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进行如此周密的改造。而地下密室周边已经几乎看不出人造的痕迹,几乎和自然融为一体,怕是已经经过了不少年岁。
于是战线又向前追溯,在萩原株式会社之前的拥有者是谁,又是谁将这栋隐藏着秘密的豪宅交到房地产中介手中的呢?
一个隐秘而富有的家族慢慢浮现出水面,与之同时展现于大众眼前的,还有17年前的一场惨案②。在这栋别墅中,为99岁高龄去世的乌丸莲耶开办的追悼会,召集了各地名流。说是追悼会,其实不过是借由这个名头召集富豪进行艺术品拍卖会。
悲哀的是,在拍卖会尚未完全结束之时,两个不请自来的客人以避雨的名义请求进入,而当时的主办方一时好心将人放进会场的后果是,对方拿出了会导致精神失常的烟叶,致使在场宾客死亡8人伤十余人并损失了所有艺术品。
这案件至今未破,众说纷纭。
两件事纠缠在了一起,群众的口径就变得不一致了起来。有说乌丸家似乎也是受害者的,也有说这就是乌丸家的野心,为了不支付高昂的遗产税,借由拍卖的名头召集买家,实际上是让这些有名有姓的名人们作为艺术品丢失的证人,顺便还能铲除异己。
简直是一箭三雕的好事。
乌丸家突然就站在了风口浪尖上。由于此悬案涉及多名知名人士,警方对此事极为重视,曾经一度组成专案组,试图寻找真相。可当年不知为何,专案组仅成立了两天就悄然解散,之后再没了下文。
就这么让数百艺术品和8条人命没了追究的对象。
此时,没有人再注意这次人来人往的活动中,从地下室离开的人多了一个银发的小女孩。这类新闻甚至从未在任何媒介的平台上存在过。
好事者关注“宝藏”该如何估价,根据活动合同,宝藏1%等值的奖励究竟几何,有哪些人可以获得这一奖励。
而正义之士热心群众则关注这“宝藏”被发现之后,什么人该因此伏法,又该判处什么罪罚。
在警方内部却有更为紧急的事件要处理,比如他们在地下室发现的各种资料。本来鸟取警方打算内部消化这些资料,毕竟有些内容其实能提供可观的经济价值。可这些资料不知为何,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日本警方网络,连还在使用传真机的偏远警局也收到了相关资料,传真机为了打出这些资料整整吐了一天的纸,差点把该警局一个季度的打印纸存量都消耗干净。
警方高层有理由相信,如果继续对这些资料置之不理的话,匿名给他们传信的人恐怕下一步就是把这些危险的东西投到报社、新闻社或者网络平台上去,让所有民众都毫无防备地看到这些内容,最后将对于犯罪者的怒火化为对警方的不信任,最终颠覆整个日本警察体系与政府。
近些年,由于日本警方办案效率低下,整体气势疲软,民众对于警方的信任度已经落到了历史最低点,万万不能再承受一次信任危机。
倒不是普通警员有多担心民众的不信任,而是从警方管理层升上去的议员及想要争夺首相之位的派系不能接受这样的损失。
几个孩子弯弯绕绕的一手棋,让整个警方体系被逼无奈地顺了他们的意,不得不认真调查17年前的案件,也不得不严肃处理地下室的秘密基地,更必须取缔不法组织。
而露了脸的萩原株式会社,只是花费了一些钱财,还让萩原先生上电视秀了一波对于老婆孩子的恩爱。号称买房子是为了给他们居住,想要寻找宝藏也只是陪太子读书——给小儿子和他的朋友们玩的游戏,没想到竟然能有这么一番奇遇。
连萩原先生自己都连呼没想到,本想着花一笔钱让大家一起玩玩,这下花费的钱还没有因此带来的收益多,妥妥成了赚钱项目。另一边他们还在鸟取旅游局挂上了号,成了拉高本年度旅游人数的救世主项目,以后也许还会举办类似的活动来促进旅游也说不定。
最重要的一点是,组织已经无暇再来寻找一个丢失的试验品了。他们忙着关闭泄漏了地址的基地,废弃已被人所知的安全屋,调动清道夫杀死无法逃离的代号成员,清空药物实验室的相关研究资料。
组织高层都不明白,明明那个废弃的基地中除了一些无用的实验资料,其他什么都没留下了,警方到底是怎么找到他们这么多基地的。
【??作者有话说】
①柯学世界,不代入现实。
②柯学元年前40发生的惨案,如今是柯学元年前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