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芸笑道:“我当了这么些年街道办主任,做了这么久的群眾工作,对於群眾的心態还是有些了解的。说白了,基层政府推动一项工作,干部们的想法和群眾们的需求,往往是存在偏差的,而且这个偏差还很大。
“就拿一个低保救助来说吧。上面制定的政策,就是有一整套严格的条件要求、审核標准,符合条件就能拿低保,不符合就不能拿。这是最公平公正的。
“但是落到底层来说,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觉得自己过不下去,但有的符合条件,有的就不符合。
“举个例子,同一个街道两个家庭,一户有房,一户没房,有房的那家全家人都没有劳动能力,但房子在市中心,能值好几百万。没房的那家也困难,但有一个手脚健全的能挣钱,不过付完房租之后也是入不敷出。现在你是街道干部,你觉得哪家更贫困?”
林驍和希希听得认真,但都没说话。
这种问题的答案都是反直觉的,他们也懒得猜,因为也没必要猜。
刘丽芸只停顿了两秒,便口若悬河继续道:“论经济能力,肯定是后面这户差,因为前面那户把市中心的房子一卖,换到郊区住,多出来的钱够一家人衣食无忧过一辈子。但我们作为民生保障部门,不能把人民群眾都逼到绝境才去解决问题,那就不是民生保障,而是民生压迫了。
“所以,民生兜底看起来是最应该讲人情的工作,却恰恰不能通过人情办事,而只能看政策、看程序。符合条件的就拿低保,不符合的就拿不了。
“说回刚才那两户人家,有房的那户虽然家產有好几百万,但房子是爷爷辈传下来的,一家子几十年都住在那里。
“歷史往前倒几十年,也没人觉得那房子会这么值钱,事实上值钱也好,不值钱也罢,都只是这一家人遮风挡雨的地方。
“你不能按现在的市场行情,去评判人家的生活標准,所以低保审核只看家庭收入,不看家庭存款,更不看家庭总资產。
“从这个条件考虑,就是有房的那户能拿低保,没房的那户反而不行。这看起来很不近人情,却是在最大限度保证制度的公平性,保证更多底层群眾能够得到庇护,拿到兜底保障。”
刘丽芸说得口若悬河,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她又继续慷慨激昂道:“说回合村並镇这项工作。你作为镇长,觉得给出的条件足够优越,能够吸引群眾主动搬迁,但也只是你觉得。
“站在群眾的角度,你承诺的一切听著很漂亮,却其实都是空中楼阁,看得见摸不著。
“你承诺的保障房质量会比现在的新村家园大大提升,承诺果园会由镇里高价转租,承诺村民搬迁后保留住宅並按户划分自留地……
“这些东西是镇里的诚意不假,但真正能落实几分,村民们是看不到的、是没办法保证的。
“做群眾工作,其实没那么多套路和捷径,就两个路子。第一是白纸黑字的政策条款,比如刚才说的低保政策,条件就在这里,童叟无欺,符合的就有,不符合的没有。这是为了保证公平。
“第二就是看得见摸得著的实惠。別跟群眾讲承诺,你林大镇长在网络上再有名气,当著村民的面把胸脯拍烂了,都是白搭,越是底层群眾越是不能拿自身的利益冒一点险,你承诺的那些东西再吸引人,也得货真价实堆在村民们面前,那才可信。
“保障房、果园租金、自留地,听著是诱人,但摆在大家面前更诱人。你把房子建好了,把租金换成白的现金,把自留地圈起来让大家现场抽籤……
“这些东西都货真价实堆在村民们面前,你再问大家愿不愿意搬,愿意搬的现场选房、拿钱、选地。这时候,村民们才会做出真心实意的选择,而不会像现在一样,对干部们苦口婆心的劝导根本不理不睬!!”
刘丽芸传授完这些经验,长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通畅了。
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身心的变化。
觉得很神奇。
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只是给面对难关的女婿传授了一点基层工作的经验,能不能帮上他还不好说,自己反倒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找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快感。
面前,林驍却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一脸若有所悟。
“所以,妈您说了这么多,重点其实就两个字——诚意!对吧?”
“是的!”
刘丽芸感慨道,“现在网上不是有句名言,叫『真诚是最大的套路』,其实这句话放在群眾工作上最合適了。我们的群眾尤其是底层群眾,都是最善良、最本分的一群人,很多人对政府的信任都是与生俱来的。
“越是这样的群眾,我们在做工作时才越不能让他们寒了心,千万不要耍心机,去弄一些所谓的套路来坑害群眾的利益。尤其,很多政策本身就是对群眾有利的,只不过群眾受到眼界的限制,看不到这好处在哪里。
“这就需要我们基层政府有耐心有恆心,把这实实在在的好处,扎扎实实端到群眾面前来。这方法看著笨,但其实是最有效、最能打动人心的。群眾们又不傻,真有好处的话,大家是不会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的!”
一番话,真正说到了林驍心里,一时间若有所思。
他入职以来虽然一直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