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人性绝境 > 人性的本质(第5页)

人性的本质(第5页)

男人把亲情当成鞭子,女人把理解和支持柔进鞭绳,何愁家庭不幸福美满?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有鞭子的鞭策,也要有彩带的激励,这样,工作才能顺风顺水。

“辣奢族”关我什么事

公司里来了一位时髦美女,着一身名牌,特别是她手上拿的那个lv包包,她说价值上万元。我一听,眼镜真的被我耸跌了。她见我惊奇和好奇,得意地说:“我只是才加入‘辣奢族’,你没见人家骨灰质‘辣奢族’几个小时就消费数十万元?”

说实在话,我农村出来的穷人,对她说的除了惊奇还是惊奇:她来我们公司工作,工资也就跟我差不多,她怎么经受得起高消费?“辣奢族”究竟是什么民族类?

时髦美女笑我真是老土,连什么是“辣奢族”都不知道。她告诉我,辣奢族起源于英文luxury,它的族人对于名牌和很多奢侈品有超乎常人的狂热,疯狂追求名牌并购买收藏,一旦心仪的名牌买不到就心痒难耐、热辣辣的,所以美其名曰“辣奢族”。她说,她们簇里有一个年轻的mm,才17岁。她拿着她母亲的卡,刷掉了13万元。除了新款lv包包,还有dior最新款秋鞋、卡地亚的首饰等。而购买这些商品花的时间没超过3小时。

时髦美女说的这些商品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不得不承认我是真正的老土。时髦美女见我好奇心依旧旺盛,继续给我说着她们“辣奢族”的惊人之事:我男朋友也是“辣奢族”,他的墨镜是古琦的,衣服是宝姿的。有时为了购买名牌,他会去香港或者澳门扫货。只是他受条件限制,要不,他肯定会出国扫货,他只要看见喜欢的,会不记后果地买,他的原则是要么不买,要买就买最好的。

这样疯狂追求名牌值吗?我冒失地问了一句。时髦美女不屑地说:“怎么不值?我们口号就是:赚钱为了品质生活!”

“品质生活?”我心里暗自打了一个问号。我所知道的品质生活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品质生活不仅仅是经济生活品质,还应该包括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难道疯狂地追求名牌就能代表追求“五大品质生活”?还有,她羡慕的那个3小时就刷掉母亲13万元的女孩,难道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代表吗?如果那样,那些有钱却又生活朴实,大力支持公益事业的人追求的又是什么生活呢?

生活方式是个人的事,所以这些疑问我没有问出口。但我总觉得,“辣奢族”的热辣辣,辣的不仅仅是自己,有时还会辣着父母,辣着亲人。如果辣得父母和亲人都出眼泪了,这就关系到了家庭,进而关系到了社会。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说了:人家喜欢当“辣奢族”,关你什么事?我说,这个还真问对了。不知道“辣奢族”的时候不关我事了。知道了还真关我事了:比如这个时髦美女,她工作时间没我长,工资还没我高,她凭什么一身名牌高消费?这不,她让我心里不平衡了,让我的醋劲上来了。你说是不是已经关我的事了?

其实,很多行为看似无关他人的事,但实际上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想想,对社会,对人类有没有负面影响。如果有,不仅是自己的事,也是大家的事。

我的“信任日”

每年4月9日傍晚,我总会给几百里外的一位去世老人烧纸钱。这是我对老人的承诺。这天,是我的“信任日”,它提醒我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重要性。

1998年我到长沙打工钱花完了,工没找到。我闷闷不乐地走在芙蓉中路上。一位老人在卖报,我走过去拿起报纸看招工广告。我想,哪怕找个临时工暂时把自己安顿下来也好。老人很平和,以为我要买报。我告诉老人:“我没钱买报,只想找个工作让自己先有吃有住。”

老人可能是见我衣着整齐,以为我逗乐,他笑呵呵地说:“看你的举止像个文化人,难怪这么幽默。”我认真地说我的确是身无分文的时候,老人开始警觉。我笑笑:“老大爷,您别多心,我不是骗子。但我今天想得到您的帮助,我想把我的手机放您这儿,您分发点报刊给我去卖卖。当然,您可以比您的进价高一点,但也要让我挣一点钱吃饭。”老大爷说:“用您的手机做抵押,这不好吧!”我掏出手机,问了老人手机号码给他打通了,说:“我的手机不是玩具吧!”老人笑着说:“你的幽默很难得。这样吧,你的手机你带着,你拿报刊去卖。因为你的乐观和幽默,我信你!”听老人这样一说,我的眼眶就红了。

老人告诉我去什么地方报刊好卖,还给我20元零钱,说:“是支给你的,到时会扣除。”我笑笑,接了。

我先把一些报刊的目录看了看,编了几句顺口溜。

我开始卖报。我编的顺口溜我叫不出口。我连“卖报”二字都在喉咙里打转。

想到老人对我的信任,我觉得必须要把报纸卖出去。我环顾四周,没有人在意我。是呀,谁也不认识我,我为什么怕人家笑话我?我开始大声叫卖起来。

下午五点,我站在了老大爷面前。老大爷很高兴地说:“想不到你卖报还真行。”他点点钱抽出30元给我:“这是你应得的,等下我们一起吃饭,你就先住我家,房子不好,将就下吧。我今天已经把你的房租、伙食费都给扣下了,你并不欠我的。”就这样,我跟老人成了忘年交。

2001年4月9日,老人走了,我把这个日子定为我的“信任日”用以纪念他和鞭策我。

玩物尚志

世人都说玩物丧志。然而,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同惠满头白发了还对“玩”津津乐道:“创新是玩出来的。我只是小时候比较爱玩而已,又喜欢动手,玩着玩着,我就喜欢上了分析化学。”

古今中外,很多人玩物不仅没有丧志,反而让自己的志向早日实现了。真正有志向的人,不仅爱玩,而且会玩,玩得有水准有价值。

列文虎克当门卫时喜欢玩镜片,玩了几十年,玩出了早期的“显微镜”来。

瓦特为了在工作时能出去玩,发明了蒸汽联动装置,后来经改进成为蒸汽机。

莱特看到鸟儿天空飞认为鸟儿很好玩,他为了让人也能像鸟那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玩,发明了飞机。

门捷列夫在玩扑克牌时发现了元素的周期表。

玩,人之天性。玩,让人放松,让人快乐。人在放松、快乐的时候,容易展开想象,产生灵感。会“玩”且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创新,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那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志向人,是急功近利。这样的人,为“官”而“苦”,为“名”而“苦”,功成名就了,志向也就实现了。但这样的人并不能为社会创造多少财富,他们只能把社会财富积聚到自己的“小家”。

从小会“玩”可立志。参加“第三届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表彰大会的秦湘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看见父亲修理自行车时,就喜欢在一边拿着起子、榔头玩。上了小学以后,她拿着剪刀浆糊玩。他对父亲说:“我想参加学校科技小组。”因为这个小小的“志向”和她能玩、会玩,结果玩出了名堂。秦湘云小学的自然课老师陈长明也说,湘云这个“小院士”是玩出来的。其实,现在获“科技创新奖”的青少年都很贪玩。他们从小无意识地贪玩,后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过渡到了“会玩”。

玩物尚志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得到了认可。法国的家长为了教会孩子“玩”,高薪聘请知识渊博的家教不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让他陪孩子玩,玩海底世界,玩少年科技宫等等。巴黎为了孩子有场所玩,特别在街心给孩子们留出一些空地来,让它们成为孩子的旱冰场、自行车练习地、滑梯、秋千板等。事实证明:法国人太会让孩子玩了!

玩物尚志,是人类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处女作”情结

1980年,我到县城读初中。1986年,高中毕业的我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山村。白天,我面朝黄土背朝天;晚上,没有电视可看,我不想背贴床板眼望瓦片,只好点着煤油灯看旧书、旧报。山村的夜,出奇的静。静夜里,文字很容易打动我的心。我觉得把文字变成铅字是一件高深而高尚的事。我心生羡慕却又不敢触及。

一天晚上,再一次被文字“打”出泪水的时候,我忍不住用笔在纸上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写完后,突然萌发了想让它变成铅字的冲动。于是,我用信纸认真地抄写了一遍。第二天,我到镇上买了信封,在信封上工整地写上了报社的地址,贴上邮票,把信放在心窝上祈祷了几秒钟投进了邮箱。

半个月后,无意间在报纸上竟然看到了自己写的读后感。顿时,我心跳加速。文章后面有“请作者告知详细通联地址,以便寄样报、稿费。”我寄信的时候没想到文字会发表,更没想到会有钱,所以就没写地址。我赶紧给编辑写了封信。没过多久,我收到了编辑寄来的样报和一封短信。编辑在信里告诉我,以后投稿用方格稿子。

又过了几天,我收到一张8元钱的稿费单。第二天,我借了一辆自行车到镇上取出稿费,我拿着8元钱去文具店买方格稿纸。但是,镇上几个文具店都没有方格稿纸。我毫不犹豫地骑着自行车去30多公里远的县城。赶到县城已经中午过头了,到文具店一问,方格稿纸2元一本。买好稿子,我花1元钱买了包子填饱了肚子。我又在县城转了转,淘了3本旧书。

回到家的时候天黑了。跑了一天,我竟然不觉得累,兴奋得一夜没睡。这篇“处女作”给我的激励很大,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希望。此后,我与土地打交道的空隙都要跟文字“亲近”一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