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林兄……”
孟源喊住朝外走的林玉。
林玉对他点了点头,快步离开了。
“哥,我怎么感觉,林兄好像不太对劲呢。”孟源抱臂思考,回想起林玉冷淡的神色。
他昨日有事没来大理寺,自然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争吵。
奚竹坦诚,声调很低:“我们发生了点矛盾……她好像生气了。”他顿了顿,有些迟疑地问道:“该怎么让她原谅我?”
孟源一听此话,心中八卦之心熊熊燃起,眼睛不道德地放光。他装模做样地咳了咳,凑近奚竹的脑袋说了些话。
嘀嘀咕咕的声音被蝉叫声掩埋,只剩下少年似是而非的点头。
另一处,大理寺卿的屋子四四方方,一幅“大道无私”的字画正当其中。林玉站在屋内,禀上“杨花案”的卷轴。
严行展开看过,递还给她:“过后拿去归档。”
林玉称是,转身想离开,身后却传来严行的叫停声。
“林玉,关于柳姿楼人拐案,你既已得到消息,当先私下禀明给我。为何会在大堂中说出?”
林玉回头回话。
她知道先前说的那套说辞瞒不过严行,眼下只好实话实说:“之所以那一日禀出,是因为我早知崔公子身份特殊,害怕真相暴露之时,他会被轻轻揭过。这才想了这个法子。将这大案一同说出,以求杨花案能够万无一失,按法处理。”
她抱拳跪下:“下官胆大包天,行此不忠之事,请大人责罚。但所有事只下官一人所为,与其他人无关。还望大人勿牵连杨花案其他人等。”
严行走上前将她扶起:“你在堂审前一日才得知全部名单,如此说来,不算刻意隐瞒。况且你心细如发,能查得此案功不可没。如此,也算功过相抵了,下次若遇此事,应该早日向我禀明才是。
不过,柳姿楼人拐案,是大理寺共同发现。非你一人之力,你可认?”
林玉听出此话的维护之心,感激地点头:“我知道了大人。”
“小林,在这京中行事,当万分稳重。你根基未稳,什么该说,该在什么场合说,该是什么人说,都要细细斟酌。”
说罢,严行话锋一转:“你对此案怎么看?”
林玉答道:“柳姿楼为一青楼,被拐女童数量却如此之重。在这背后,拐子与老鸨必有交易。”她话意未尽,看了一眼严行才继续说道,“说不定,还有朝中官员在一旁帮衬。”
这一句,把之前两人话中的隐喻说了个明白。
“不错。
被拐女子,竟皆入此楼。根据时间来看,其中不免有十几岁的人,既已非幼子,就无人去报案吗?人数众多,总有性子强的;青楼消息豁达,也总有能说出去的机会。”
严行撑着眼下两团重重的青黑,皱起眉头继续道,“可前日、昨日,我亲自带人去京兆府,甚至刑部,都没有找到关于此案的记载。
要么无人去报;要么,就是这案子根本传不出去。你更相信哪一种?”
林玉斟酌开口:“是第二种……”
她突然想起,那日丹粟听到她的请求,让她帮忙收集楼中被拐之人信息时,所露出怔愣的神情。那样肆意洒脱的女子、敢冒生命危险来送证据的女子,居然也从没有想过报官吗?
是因为,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