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634章 激烈三龙夺权(第1页)

第634章 激烈三龙夺权(第1页)

皇帝死死地盯着她,喉咙里发出剧烈的咳声。

长公主却没打算就这么退缩,而是呵呵的冷笑。

“你当我不清楚吗?我的好弟弟,你最是懂得制衡之道,你怎么会舍得赐死我?”

“没有了我,你该如何拿捏许靖央?又该如何牵制势大的陆家?你这盘棋,缺了我这颗棋子,还怎么下得下去?”

她微微扬起下巴,姿态高傲,眼神却冰冷如霜:“你需要我这个姐姐替你站在前面,替你去做那些你不能亲自做的脏事、狠事,需要我来当你手里的刀,不是。。。。。。

海风拂过窗棂,将念烛案前的纸页轻轻掀起。她伸手压住,指尖触到那行尚未干透的墨迹:“**守夜人不死,只因人间尚有灯火未熄。**”她凝视良久,忽然轻笑一声,合上册子,起身推门而出。

晨光洒在灯塔石阶上,泛着微润的潮气。七个孩子早已在屋外嬉闹,最小的那个抱着一本破旧图画书,指着悬崖边的雕像大声念道:“她曾一人对抗整个命运,只为让妹妹看见黎明!”其他孩子齐声跟读,声音清亮如铃,在海天之间回荡。

念烛站在门口,望着他们,眼底温软如水。

这些年,她已不再做噩梦。

月圆之夜也不再醒来。

胸口那股暖意依旧存在,却不再刺痛,像一盏悄然燃着的灯,静静照进心底。

她教孩子们识字、算数,也讲阿烛的故事??不加神异,不添虚妄,只是如实讲述一个女孩如何在战火中扛起责任,如何为所爱之人斩碎宿命。她说:“她不是天生英勇,只是选择了不退。”孩子们听得入神,常问:“念烛妈妈,我们也能成为那样的人吗?”她总是笑着点头:“你们本就可以发光。”

苏砚每年冬至都会来一趟孤岛,带着补给与新书,有时还捎来京城的消息。如今太后已退居冷宫,闭门诵经,拒见外臣。据传她亲手焚毁了所有《双生录》残卷,并立誓余生赎罪。而皇宫深处,那面曾映出双生女婴的铜镜,一夜之间裂成七瓣,无人敢动。

北方边境再无戴青铜面具的军队出现,慈幼堂遗址被朝廷下令封禁,四周植满柏树,禁止百姓靠近。唯有每逢清明,总有人发现祭坛废墟上有新鲜的蓝花摆放整齐,花瓣呈星形排列,仿佛某种古老的仪式仍在延续。

海底古城彻底沉没,渔夫们说夜里还能听见低语,但不再恐惧。他们相信那是守夜人的魂灵巡海,护佑航路平安。于是每艘出海的船都挂一盏小灯,称作“引路灯”。

这日午后,念烛正带孩子们在礁石间捡拾贝壳,忽觉脚下一震,海水骤然退去,露出大片平日淹没的岩层。孩子们惊呼着后退,唯有她怔住。

那岩层之上,竟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她蹲下身,手指抚过那些被岁月侵蚀的笔画??有的清晰,有的模糊,但每一个名字下方,都标注着出生与死亡年月。最古老的一个,写着“许昭儿?癸未年生?卒于三岁”,旁边还有一行小字:**“非祭不成归途。”**

她的心猛地一缩。

这不是普通的碑文。

这是三百多年来,所有被选中的“许昭儿”的名录。

她们从未被历史记载,却被大地铭记。

“原来……姐姐一直记得你们。”她喃喃道,眼眶发热。

就在此时,远处海面泛起异样的波纹。一艘漆黑的小船破浪而来,船头立着一人,怀抱古卷,面容隐在斗篷之下。念烛霍然站起,挡在孩子们面前。

小船缓缓靠岸,那人缓步走下,将手中书册轻轻放在岩石上。

是《双生录》。

但封面已不再是暗红皮革,而是洁白如雪。翻开第一页,只见一行墨字跃然纸上:

>**“此录终结于承魂觉醒之日,轮回止,命格散,灵素囚,双生归一。”**

那人抬起头,露出一张年轻女子的脸??眉目清秀,神情平静,额角有一颗淡淡的朱砂痣。

“我是第七代抄录官。”她说,“也是最后一个。从今以后,《双生录》不再是诅咒,而是见证。”

念烛盯着她看了许久,终于问:“你是谁?”

女子微微一笑:“我本该是这一轮回的‘承运’者,可母亲临产时梦见灯塔崩塌,便私自调换了婴儿。她以为能逃过命数,却不知真正的命运早已偏移。我活了下来,成了民间绣娘之女;而那位本该享尽荣华的女孩,则在十岁那年溺亡于井中。”

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下来:“但我继承了抄录之责,也看到了真相。所以今日,我来归还它。”

说完,她转身登船,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海雾之中。

念烛捧起那本白皮《双生录》,带回灯塔,置于阿烛手札旁。她没有烧毁它,也没有封存,而是将其开放给后来者阅读。她在扉页写下一句话: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