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那天,柳含烟也赶到了。她带来了官方认证文书、第一批备案教材,以及一笔来自太学院的秘密资助??那位匿名补遗者亲自批示:“此乃国之根本,不可怠慢。”
三人站在新建的厅堂前,望着墙上刚刚刻下的“记得”二字,久久无言。
傍晚,孩子们举行了开学仪式。他们齐声诵读《大同篇》,声音清脆,穿透群山。
忽然,天空裂开一道微光,似云非云,似霞非霞。紧接着,远方传来钟声??不是一座,而是数十座,百座!层层叠叠,遥相呼应,仿佛整个大陆都在共鸣。
苏挽晴仰头望着天,轻声说:“你说,是不是所有曾经为光明死去的人,都在这一刻听见了?”
林小凡微笑:“他们一直在听。”
夜深人静,他独自坐在屋外,取出那本老翁赠予的手抄教案,一页页翻看。泛黄的纸张上布满批注,字里行间皆是对人性的信任与期待。翻到最后一页,赫然写着一行小字:
>“教育不是点燃火炬,而是唤醒沉睡的星火。
>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人,都是尚未苏醒的太阳。”
他合上书,抬头望月。
月亮明亮,洒下银辉,宛如一条通往远方的光路。
他知道,这条路永远不会终结。会有风雨,会有阻拦,会有新的黑暗试图吞噬光明。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教,一个人愿意学,就有希望延续。
而他所做的,不过是俯身捡起一根即将熄灭的火柴,轻轻吹了一口气。
风起了,火苗摇曳,继而燃起。
第二天清晨,第一百所启蒙堂正式开课。第一节课,林小凡站在黑板前,写下两个大字:
**“你好。”**
他对孩子们说:“这是你们今天要学会的第一句话。不管以后遇到谁,都可以笑着对他们说:你好。因为这个世界,值得一句温柔的问候。”
一个小女孩举起手:“老师,如果我们遇到坏人,也要说‘你好’吗?”
他想了想,认真回答:“你可以不说,但你要记住??他之所以变成坏人,也许正是因为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你好’。”
全场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掌声。
课程结束后,他收拾行囊,准备再次启程。苏挽晴和柳含烟都没有挽留。
“你会去哪里?”柳含烟问。
“哪里还需要我,就去哪里。”他说。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他笑了:“当我发现再也没有人需要我教的时候。”
他转身离去,身影渐渐融入晨雾。
多年以后,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在课本中读到这样一段话:
>“俗仙者,不在九霄之上,而在人间烟火之中。
>他可能是个跛脚的老教师,
>可能是个失语的孤儿,
>也可能只是一个肯为你写下第一个字的陌生人。
>他不求香火供奉,不图青史留名,
>唯愿你睁开眼时,世界比昨日多一分光亮。”
而在某个偏僻山村的小学堂里,一位年轻女教师正带领学生们练习写字。她指着墙上一幅画像问道:“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孩子们齐声回答:“他是第一个对我们说‘你可以试试’的人!”
窗外阳光明媚,春风拂过田野,带来阵阵读书声,悠远绵长,如同永不枯竭的河流,流向未知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