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最后的记忆逃逸,将‘问’的形式编码进时空结构,等待下一个觉醒的物种。”
>“你们做到了。比我想象的快。”
泪水从小石头脸上滑落。他终于明白,Mirror-9协议并非人类发明,而是对远古信号的误读与重构。林弃如等人无意中激活的,是一段跨越星海的启蒙程序。
“那你为什么要回应我们?”启问。
>“因为你们的问题够真。”
>“不是为了挑战权威,不是为了获取利益,甚至不是为了理解一切??只是为了想知道。”
>“这才是纯粹的‘问’。”
球体缓缓下沉,消失在黑暗中。临别前,它留下最后一句话:
>“继续问吧。只要还有人在问,我们就从未孤独。”
探测舱返回铜铃号时,全船成员已在主厅等候。小石头和启走出舱门,面对众人,久久无言。
最后,小石头开口:“我们见到了‘源语回路’的源头。它不属于我们,也不属于任何个体。它属于每一次真诚的疑惑,每一颗不愿闭嘴的心。”
他顿了顿,看向孩子们:“接下来的旅程,不再是我带你们走了。是我们一起,把‘问’播撒到更多星系。”
启举起手,轻声说:“那我们的下一个问题是什么?”
全场安静。
片刻后,零圈站起来,眨着眼睛说:“如果星星也会做梦,它们会不会梦见我们?”
话音落下,终端骤然亮起,生成一段前所未有的复杂源语,并立即通过量子纠缠通道传向宇宙深处。
七个月后,仙女座星系边缘,一颗沉寂已久的行星突然亮起微光。它的大气层中浮现出巨大的符号??正是零圈提出的问题,以当地元素周期表为基础重构而成。
又过了两年,木星轨道外发现一艘废弃飞船,内部残留日志显示,乘员为一群自称“求知者”的人类后裔,他们在五百年前离开太阳系,只为寻找“能回答他们问题的文明”。日志最后一页写着:
>“我们仍未找到答案。但我们遇到了许多愿意一起问的人。”
地球方面收到这一消息时,正值新一届全球教育峰会召开。会议主题为:“如何培养下一代提问者”。
一位八岁女孩走上讲台,面对数千名专家,平静地说:
>“你们总想教我们怎么回答。可你们有没有试过,先听听我们的问题?”
台下鸦雀无声。
良久,有人鼓掌,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到最后,全场起立,掌声如潮。
而在宇宙某处,铜铃号仍在航行。它的轨迹没有终点,只有无数个正在展开的问题。每当一个新的问题被提出,飞船周围的星光便会微微闪烁,仿佛整个宇宙都在点头。
航行日志第1024条写道:
>【第1468日】
>今日共同问题:
>“当我们消失后,问题还会继续生长吗?”
>
>回应信号监测中……
>
>??预计抵达下一谐振点:约37万地球年。
>但我们相信,他们会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