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6070(第29页)

6070(第29页)

就像刘盈的那群儿子们,他们唯一的依仗就是血统。但是当刘兴居代表宗室质疑他们的血统,说他们是野种时,他们就没有任何反抗能力了。

这是刘恒亲眼所见的教训:血统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不足为恃。

所以刘恒必须要搞的这么复杂,每一步都不是无的放矢,因为这是他明确强化自己法统的必要手段。】

刘邦越听越觉得,这个被自己忽略的儿子,是真的聪明。不然以后也不会成为文皇帝。

一瞬间,什么刘盈刘如意,都被比下去了。

【关于刘恒登基的过程,还有一个引起后世争议的点。那就是他的王后和四个儿子。】

【我们翻遍了整个史料,也找不到刘恒原配妻子的有关记载。姓氏不详、生卒不详,更别说家世和生育情况,而且诡异的地方在于,刘恒登基为帝后,对于自己的原配也没有任何的追封和安葬、陵寝的信息。

只有《史记》里有两处提到了相关内容。

一个是《外戚世家第十九》里记载了轻飘飘的一句话:“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

也就是说,刘恒的原配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来在刘恒当皇帝前就死了。等到刘恒当了皇帝,短短数个月之内,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接连死去。这时候窦姬所生的孩子变成了长子,所以把这个儿子立为太子,窦姬立为皇后。

另一个是《孝景本纪》开篇,说的是:“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原配王后到底是生了三个还是四个,记载有冲突,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情都令人细思极恐。

因为整个两汉,除了还没来得及娶媳妇就驾崩和被废的,没有一个是记载不清楚嫡妻身份的。就连九岁的汉平帝,都有记载他的嫡妻是王莽的女儿王氏。

只有汉文帝刘恒没有。那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的嫡妻,犯忌讳了。】

吕后瞬间明白了过来。这群人……这群人竟然敢如此对吕家赶尽杀绝!

太过分了,太过分了!

【前面说过,吕后积极于搞刘吕联姻。刘邦这八个儿子,都或多或少跟吕家沾亲带故,尤其老五老六,直接就是娶的吕氏女当王后,你老四凭啥例外?就连刘泽这种远亲,也得娶一个吕氏女,你刘恒不娶吕后凭啥放心你在代国逍遥那么多年?

所以大家以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吕后的惯常手段,推测刘恒的原配王后,大概率也是一个吕氏女。

事情分析到这里就很明确了。

吕后一死,天下板荡。功臣集团诛杀吕氏全族之后,形势更是一下子逆转,原来保命符一般的吕家女,一下子成了烫手的山芋。

而刘恒,也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功臣选了他当新帝,还为此歼灭了刘盈的血脉,那么自然不能接受新帝立一个吕氏女当皇后,更不能接受吕氏所出的皇子为太子。

皇位和老婆孩子,只能二选一。

所以刘恒的原配和几个嫡子,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消息在了政治倾轧和交易中。】

刘邦瞅了瞅正揪着自己衣袖的刘恒,心里不禁感慨:这小子果然肖似乃公。不对,这比乃公还心狠!

【作者有话说】

关于刘邦安排代国就藩那个观点,是来自于知乎答主@风继续吹

周五没写完就没更,所以今天连着一起发出来了,我尽量周中多写一点,因为周末会变得很懒……

68汉文帝(中)

◎呐,这就叫釜底抽薪。◎

【汉文帝不是一个正常登基上位的皇帝,在他上台之前,大汉朝廷是有过一番血腥争斗的。

所以刘恒当上皇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掌握禁军和宫廷侍卫的军权,保障自己的安全。

而第二件事,就是“拨乱反正”,安抚人心了。】

通过之前天幕的讲述,刘邦已经知道自己这个儿子长大后,变得脸厚心狠了。现在,他要听一听刘恒登基后的手段。

【这件事,是和另一件事同时进行的。

那就是压制扶他上位的那些功臣集团,回收他们通过政变得过分膨胀的权力。而对付功臣集团的招数也很简单,那就是经典的三部曲: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其中这第一步的请客,就是对他们释放善意,给他们分配利益,也就是上面说的安抚人心。】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刘邦琢磨着这句话,感觉妙极了。想他对于那些异姓诸侯王,就是如此。

【刘恒首先给“诸吕之乱”定了个官方的调子,那就是确实是吕家先动的手,是他们想要“谋逆”,所以大家才一起站出来拨乱反正的。这很好理解,因为如果不发生这件事,刘恒就不会当皇帝,所以这是他皇位合理性的重要来源,所以吕家兄弟只能是“大恶人”。

所以他废除了吕后给吕家人以及刘盈血脉的封国,该废除的废除,该恢复恢复,让那个唯一多出来的刘氏宗亲琅琊王改封燕王,把外藩诸侯的形势和封国疆域基本恢复成惠帝末年的样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