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卓做过什么事,正在做什么事,以后准备做什么事,知情范围是非常小的。
少到什么程度呢老几位之外,十一位副总经理中,只有三位,因为工作需要,算是比较多的了解他的所作所为。
像科技口的孙老、钱老,还有被曲卓视为长辈的老几位,哪怕知道一些,也只是片面的一角而已。
对于绝大多数完全不了解,或者说知之甚少的那些人来说,因为不了解,误判是必然的。
不是简单的,好与坏的误判。
而是一种思维定式。
但凡出挑的,就一定有根脚。
不然,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几位老的凭什么惯着呢?
有本事的大能人多啦,你多点啥?
那啥智慧拿啥是铁律,怎么就你张屠户那么多臭毛病?
甭管事实如何,一桩桩一件件的到今天,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曲卓就是老太太的子侄。
与血缘关系无关。
更直白一些,他就是老太太的人。受老太太的管,听老太太的话,老太太给他撑腰。很多行为,压根就是老太太授意的。
崔德安父母早逝,是曹老家先生安排人,从寄养家庭接出来的,又是在曹老和他家先生的关怀和资助下才有了今天。
不论在大众认知里,还是在他个人认知里,与曲某人都有天然的亲近属性。
这是信任的基础。
曲卓直言了当,率先表达了诚意。崔德安投桃报李,说了许多几乎不会有人跟曲某人说的话和事。
比如,钱袋子老人对后辈们的教育和使用问题,是最上心,也是最积极的。
还有谁和谁,谁和谁和谁,另外谁谁谁
平日里大家习惯把挡和正,顺带着把均并在一起说。
之所以每个字单拎着并列表达,就说明一定程度上,各是各码事。
要不怎么说做事难呢,不但要考虑目标,还要在过程中破除诸多不解和疑惑。大家目标一致,通力合作,才能将事情做好。
摆出一副龙傲天的姿态,以为自己对,就目不斜视是非常搞笑的。
曲某人在港岛混的如鱼得水,前期依靠的是扯虎皮做大旗,后期主要是建立利益共同体,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
其实都是异曲同工的。
在崔德安看来,曲某人有太多便利条件了,不知道都羡慕死多少人,只是不懂得如何利用。
行事只要稍稍做出一些调整,很多事情就能顺利的多得多。
所以,受的很多气,很大程度上完全是自己招的
一番深谈之后,曲卓借西花厅的电话,打去了钱袋子老人家,约好了过一会儿去家里做客。随后给梅老二的老子打电话,说晚一点过去接俩孩子回家。最后给三号办公室打电话,没在,又打去了家里
三通电话打完,溜达的去了五办,路上又仔细权衡了一番。
五办的大老板敬主任今天是值班领导,在岗在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