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她在的地方才是家——直到上高三,赵时余时常给温允洗脑,四平县地方是小,可这里永远是她们的归处。
“你不要忘了,你对我的重要性。”赵时余反复唠叨,“家婆他们需要你,还有我。”
温允无可奈何,搞不懂她不抓紧学习,成天脑瓜子里装的都是什么。
赵时余煞有介事表示:“装的都是你。”
温允敲她:“看书。”
“我发誓,绝对没诓你。”
高二后的暑假不放假,无缝衔接高三生活,老师们站讲台上一再强调,高三的学生了,必须全身心备战高考了,所有人一定全力以赴,要对得起这三年来的辛苦和努力。
学校为高三学生举行了一场相当枯燥无味的成人仪式,没有华丽的换装,没有举杯的庆祝,过程称得上寒酸简陋,全体准高三学生在大礼堂集合,穿的一水儿的蓝白校服,学生代表于闵等几人上台演讲几篇稿子,校领导再来走一躺,打官腔说了足足两个小时,底下的学生腿都站僵了,成人仪式才算顺利结束。
最死板的李雪婷都怨言满满,颇失望说:“难道不该让我们准备一下吗,这样就没了?啥呀这是,我爸妈前几天还跟我讲,他们要来给我拍照的,我打算化妆穿裙子来着,这下全泡汤了。”
赵时余书包里有相机,学校搞的仪式简单,可她还是订了两束花,一束给温允,一束给自己,带相机到学校是为了拍照留念。
班级集体照拍完,她请于闵帮忙拍照,拉着温允,一人抱一束花,对着镜头拍了十几张。
温允不习惯在外面拍照,放不开手脚,任凭赵时余摆弄,她负责配合。
有一张照片是去大操场上拍,黄桷树下,她们背对教学楼,沿路的树木苍翠旺盛,铁网架外的人群来来往往,于闵举着相机喊倒计时:“三、二、一……茄子。”
赵时余胆大包天,趁温允没防备,冷不丁偏头在温允脸上作势要盖个章。
没有真的亲上去,只是摆姿势,可在镜头的捕捉下,由于角度的偏差,乍一看像是赵时余亲了温允一口。
其实就算亲上去了也没什么,小女生亲密一点很正常,亲一下脸代表不了半点越线的意义,又不是亲嘴巴。
之后李雪婷她们过来借相机,同样拍照留纪念,也有女生亲女生脸蛋,还是两个人对着一个亲呢。
拍了照,温允坐台阶上,少言少语的,不和赵时余一起了。
赵时余中央空调,见一个拉一个,只要是班上跟她相熟的,她都拉人合照,不嫌累,几乎让全班同学都和她拍了个遍。
赵时余带去的相机起了大作用,多亏了她,大家才能留下纪念照片,晚些时候等回了教室,大伙儿挤一堆看成片,还在教室里来了张大合照。
齐老师笑着说:“咱们赵时余同学立大功,毕业的时候要不你来拍照吧,省得我们在外面找人了。”
“行啊,没问题。”赵时余答应,“听齐老师你的。”
照片洗出来,一一发给班里的人,赵时余有心,专门将有她和温允的照片洗了两份并过塑,弄两本相册,她一份,温允一份。
“我们大学不一个学校了,哪天想我了,你可以看这个。”
相册很小,巴掌大,方便随身携带,
温允收着了,翻了翻,她们在大操场的那张合照,赵时余将其放在了最前面,第一张就是。
垂垂眼,看了会儿,温允合上相册,嗯了声。
温允本来要说,什么年代了,又不是上个世纪,有事时刻都能打电话,能上网,没必要死守照片,可一番话还是没讲出口。
齐老师让全班学生定下个人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由赵时余统计,将打印出来挂在教室后边的墙上,以激励大家。
赵时余与其他同学不同,李雪婷他们都是按照目前的分数排名等定目标,她不需要根据这些来找,选择早都定了的。
省内的中医大,赵良平他们曾任教的那个学校,中医学。
温允是全班唯一没写的,不知道是未确定,还是做不出选择。
赵时余挺仗义,帮温允选,温允的分数能去许多排名高的大学,读那些学校的王牌专业。赵时余为她选的全在省外,根本不考虑省内的学校,连海市都选了,就是不见一个离她近的。
“你觉得怎么样,行不,挑一个,我先给你写上。”
温允不挑。
赵时余很周到:“又不是真填志愿,你先选一个,不喜欢后面再改。”
“现在又希望我去海市了,就这么想我离开?”温允被她堵出火了,冷下脸,“要不再远一点,送我出国算了。”——
作者有话说:还有一天周末了,安逸~[撒花][撒花][撒花]
鞠躬,感谢大家的营养液打赏和评论,以及订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