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寒潮突至,一夜北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槐叶。
清晨扫雪时,贾东旭突然跑来:“柱子!电视上播咱们院了!”
原来是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播出专题片《烟火里的民主》,以四合院为案例,讲述“中国式基层协商”的生命力。镜头里,有议事厅辩论的激烈场面,也有邻里节上欢笑的身影;有老人含泪讲述送餐服务如何改变生活,也有年轻人骄傲地说:“我也能为社区出力了。”
片尾字幕打出一句话:
**“真正的治理,始于倾听,成于共担。”**
全院沸腾。孩子们在雪地里跳着喊“我们上电视啦”,老人们抹着眼角嘀咕“这辈子值了”,连平时最爱挑刺的阎埠贵都默默掏出一瓶酒,递给何雨柱:“喝一口,暖暖身子。”
当晚,系统提示再次浮现:
【社会影响力网络构建进度:73%】
【权力传递机制初步成型】
【新成就解锁:根系生长(形成可持续的基层人才梯队)】
他站在院中,仰望星空,心中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知道,自己已不再是那个只会炒菜做饭的“傻柱”。重生赋予他的不仅是超强体魄,更是重塑一方天地的使命。而这条路,注定孤独且漫长。
可他也知道,自己早已不再孤单。
李卫国会接过他的理念,秦淮如会延续她的坚韧,许大茂会在曲折中觉醒,贾东旭会在平凡中坚守……甚至那些曾经反对他的人,也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
这才是最深刻的胜利??不是打败谁,而是让对立者也成为建设者。
冬至那天,四合院举办了第二场“生活分享会”。这次的主题是:“你最怕什么?”
有人说怕生病没人管,有人说怕孩子没出息,有人说怕老了拖累子女。轮到何雨柱时,全场安静下来。
他轻声道:“我最怕的,是有一天大家不再说话。”
“只要还有人愿意开口,哪怕只是抱怨一句‘灯太暗’‘路太滑’,我就觉得这院子还有希望。因为声音,就是力量的起点。”
会后,一个小女孩把一张折成星星的纸塞给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
**“我希望长大后能像何叔叔一样,让所有人都开心。”**
他握着那张纸,久久未语。
夜深人静,他打开系统界面,目光落在最后一行隐藏提示上:
【终极任务激活:建立永不熄灭的自治之火】
【条件:实现三代传承,且任意两名继任者独立主导重大决策并获广泛认可】
他笑了。
路还很长,但他已看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