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轼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清楚这是大家对轮胎抓地力摸不准,对赛道湿滑程度抓不准。
而他,抓得很准!
嗤!
极限的晚刹车走入外线,不再和这群慢车争夺内线。
“吴,去到了外线!他难道想在这里超车吗?二号弯里的干燥区域仅仅只有内线部分啊!”
“他的车辆在打滑!不对,车辆是有轻微滑移,但前轮的抓地力非常稳!他是怎么做到的?!!”
解说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直接嘶吼起来。
而吴轼则通过左右脚对油门、刹车以千分精度进行调整,轮胎反馈上来的情况经过大脑如本能一般的分析判断后,迅速传导给四肢。
嗤呀!
明明压着外侧更为湿滑的路线,但吴轼就能够保持车辆稳定。
比起内线挤在一团的车辆,他像是走在应急车道上一样,依靠着绕畅通的大圈,直接跃升到了第五位。
后面有车辆见状,以为是外侧赛道回复了干燥,立即跟上他。
哗嗤!
簌簌簌!
一个弯道之后,车阵拉成长线。
但赛道上又挥舞起黄旗,安全车直接等待在了维修区出口。
艾兰tr:“戈达德和吉马良斯发生了碰撞,安全车预计带领三圈。”
吴轼tr:“copy。”
第二圈回到二号弯时,正好看见一辆奔驰glc拖动着一辆蓝色的报废赛车离开赛场。
行驶到第三圈时,赛道路面又干了不少。
第四圈,安全车离开。
转过八号弯,维斯塔潘动作迅速,直接拉到最高速。
随着他冲过发车格,比赛恢复!
吴轼此时位于第五,正好能够看到前方的情况,他前面是卢卡斯·奥尔。
德国人的赛车在这个赛道似乎特别适应,维持着相当高强劲的竞争力。
吴轼知道不太好超越他,只能先不断拉近距离,等到二号弯的时候再动手。
然而一对一solo时,谁都知道要抢占干燥的内线,湿滑的外线也不具备快进慢出的价值。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十一圈,随着赛道的进一步变干,吴轼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速度在变得更快。
而前方的卢卡斯或许是因为把握不准,没敢提速。
因此一进入八号弯后,他就将车辆紧靠在卢卡斯身后,借助着尾流将速度持续拉高。
等到达一号弯的时候,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往右侧抽头。
卢卡斯自然而然的走线防守,不然这大直道,吴轼将完全超过他!
他显然没有仔细研究过吴轼的比赛,这家伙就喜欢将人骗一波后,发起进攻。
卢卡斯挡住了吴轼,但在进入二号弯前,吴轼又往内侧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