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由生疏到熟悉。
这三明治的制作,越到后面越像是成了流水线工程,不过苏婉有跟林慧说,还是不要一次性做好太多需要在餐车前有制作过程。
况且豆浆做好之后还需要装杯里,这种就是费时费力的工作,能越早弄完自然是最好的。
……
时间一晃来到早上五点半。
夫妻俩搬着东西下了楼,苏婉从阳台往下看,现在正是盛夏,五点半的天已经是微微亮,微风拂着,两个因为距离变成豆粒大小的身影不断走动忙碌着。
不多时,这个显眼的粉色餐车又来了顾客。
早起的高三学生有的结伴来,有的独自来。
相同的是,每个人都步履匆匆。
“老板,这三明治怎么卖的啊?”
林慧手里动作不停,一旁的苏文回着话:“火腿玉米芝士10块钱整个5块钱半个,土豆泥沙拉8块钱整个4块钱半个,豆浆三块钱一杯。”
学生很爽快:“我要一整个火腿玉米芝士和一杯豆浆。”
苏文手上动作很麻利,打包好了之后就交给面前的学生:“你拿好,豆浆刚做出来的还有些烫。”
这个点上学的人不算少,市一中学生多,一个年级能有二十多个班。
很快就排起了队。
苏婉见状,放心下来,困意来袭,苏婉打了个哈欠又上床睡去。
楼下粉色餐车。
“阿姨,你们现在是每天早上做早餐晚上做小吃吗?”
林慧脸上一直是带着笑,低着头回复:“是啊,暂时是这样,白天就是三明治豆浆,应该没有别的东西,但是口味会变化,下午放学之后的小吃摊就会有很多不同的东西。”
后面排着队的同学听到这话,探头出来好奇问:“那阿姨,你们的店铺什么时候装修好啊?是卖什么的?也是小吃吗还是饭啊?”
苏厨小炒的牌匾还没挂上,林慧也同样耐心解释:“是卖饭的哦,所以之后中午晚上要是来不及回家吃饭想订餐,可以后面加我联系方式,就在餐车左上角那里有二维码,到时候给我发消息就可以了。”
。。。。。。
三明治的利润空间很大,因为成本相较来说太低。
豆浆因为时间短的原因,也就只做了一锅,三十来杯。
三明治卖到七点钟也是卖完了,五点多那会人还不算多,到了快迟到的时候,几乎都是踩点来的学生,这个时候不止是苏家的餐车被围的水泄不通,其他的早餐摊子一样是这个场景。
摆到七点之后两夫妻也没有让餐车移动游走摆摊,而是也回去休息了。
餐车如果流动摆摊,那就失去了店铺标志,因小失大,这不值当。
中午十二点,苏父苏母就已经起床忙活午饭了。
除了苏家一家人的饭之外,还需要给装修的工人准备午饭。
由于一楼的装修改动并不大,所以只有三个师傅在干活,倒也不需要特意地去准备些什么,就自家吃什么多做些分给他们就可以。
中午做好饭之后,苏婉端着下楼,让几个师傅休息的同事还在盯着装修进度,室内的改色很快就可以上了,开放明厨之后,由于操作动线也有改变,所以一些水电也需要改,改到合理,今天师傅已经弄得差不多了。
估计等到后天把新买好的钢化玻璃装上之后,没多久就可以装修完毕,就可以准备挂牌匾和在店门头那一圈挂上灯,让晚上的外摆区也能够灯火通明。
到了那个时候,装修的事情也能告一段落,最近盯着装修也是有些费神,虽然不需要自己动手,也不是说对施工队有什么防备,只是说还是需要一点点盯着才是,那种成就感是不一样的。
下午一点。
苏婉有些发愁了,小吃摊确实是她的优势,昨天做的铁板三件套费时间,今天要做什么竟然是想不出来了。
今天的饮品依旧是杨枝甘露,餐车的油槽倒是空着。。。。。。
苏婉眉心狠狠一跳,说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