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未曾想教研组的老师们在这方面的竞争性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她本想着将选题范围彻底放宽到只要是优秀的作品,就可以得到承认的地步。但未曾想就是这样过于宽泛的“开放式选题”,反而遭到了学院内老师们的一致反对。
是,或许对于创作者而言越是宽泛的选题就意味着越大的发挥空间,但问题是对于这些来到永安学院就职的非遗传承者而言。
她们的目标从来就不仅仅只是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么简单。
永安学院是一个整体没错,但在这个平台下老师能力的高低,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专业内的资源以及未来招生时,学生对专业音响分的高低。
因此对于眼下的这些老师们而言,永安学院既是平台也是战场。
对她们而言相比于宽泛的选题空间,反而不如干脆用最为直接的“同一主题”竞争。
如此一来也能更为直观地传达自家传承技艺优劣。她们甚至可以借此在每一个学期或者学年结束后,举办同一主题下的汇报展示。
到了那时无论是业内人士对技艺的评判,还是大众对作品质量的审视,都能够更直观的对比出一个质量的高低。
这是贾文嫣从未想过的情况。在她的概念里,她本想尽可能避免各类文化传承者之间的矛盾。
但事实证明能被派来永安学院的,全都是各项技艺传承者中的翘楚。
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尤其是在这个各门各派争取先发优势的时候,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和别人讲什么一团和气。
也因此相比于浑水摸鱼的打太极,他们更希望营造出一场各凭本事的技术争霸。
他们甚至有人提出,说可以在永安学院的“主题漫画”中,设置相应的比赛剧情,然后以他们各学校的表现来决定对应竞赛剧情的主题和顺位。
别说他们这些当事人,就连随后在网络上得知此事的网友,也无一不被他们昂扬的斗志所感染。
贾文嫣见状也没再阻止,而是在网上发起了“考试主题”的募集和投票。
她准备由网友来建议和票选出第一学期的竞赛主题。
对此,贾文嫣一开始还以为网友们大概率,会选择一些类似“花卉”或者“动物”这样在东煌传统文化中,非常常见且正统的主题元素。
然而谁料等到建议的募集和投票正式开始时,率先突出重围的竟然不是她们预想中的常见的自然或是人文主题。
而是让永安学院的老师们,集体以“精怪(怪兽)”,这个主题进行创作。
那一天,当这个主题以超高的点赞冲上榜首时,贾文嫣整个人都对这样的选题充满了不敢相信的意外。
精怪,不是东煌神话传说中那样修成人形的精怪,而是要构建出类似“怪兽”概念的中式恐怖。
第66章蛋雕现实主义的恐惧
从“花好月圆”到“恐惧灾厄”,这对于大多数人眼中的东煌传统艺术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冷门的挑战。
但好在永安学院的教研组们丝毫没有因为这样背离自己舒适圈的选题而感到不满。
因为她们知道眼下永安学院还有永安主题乐园要做的,从来不是固本守旧的“临摹”,而是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创作。
也因此会选择来永安学院就职的,哪一个都不是那种所谓的“老顽固”。
东西好不好需要市场去检验,小众的东西是有可能因为宣传的不足而被埋没。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它们本身就不具备“普适性”。
这是她们选择来到永安学院时就做好的心理准备。
何况现在她们早已不是曾经那种自家关起门来的“内斗”,而是要代表自家传承技艺去与其他“同行”相竞争。
这种时候谁“故步自封”,谁就会第一个被时代所淘汰。
这也是大多数年轻技艺传承者选择来到永安学院的一大理由。但让贾文嫣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她以为这应该仅仅只是年轻群体的想法时。
第一个上交方案的,竟然是永安学院教研组中年龄最大,从业时间最长的单师傅。
单天云是一名来自魔都的蛋雕技艺工作者。
58岁的他是永安学院这一批教研组中年纪最大的成员。
在他身上,老前辈加魔都人的设定,真的很容易让她们这些“外地人”,对其产生一个比较负面的“刻板印象”。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单老师不但是所有教研组成员中第一个交稿,就连他的设计也是让所有人震惊的大胆。
蛋雕是一种在飞禽蛋壳上刻琢成画的艺术形式,其本身对手工艺者的技术和心态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
可与此同时由于蛋壳本身对创作空间的限制,大多数蛋雕作品主要方向,都以精巧细腻的华美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