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港口高台上,望着碧波万顷的大海,耳边是海鸥鸣叫与船工号子。
身后,浙淮司的属官们正忙着登记货物、查验执照。
一面绣着“乾”
字的黄龙旗在桅杆顶端猎猎作响。
“少爷。”
钱槐跑过来,手里捧着一封密信,“京里来的,严阁亲手送出。”
我拆开一看,瞳孔骤缩。
信上只有八个字:**“月圆之夜,宫变将起。”
**
落款无名,但字迹熟悉??是严阁的笔法。
我立刻意识到不对。
严阁虽胆小,但从不失职。
他敢冒死送信,说明事态已极度危险。
当晚,我连夜赶回京城,直奔贾政书房。
“父亲,宫里要出事。”
我把信递给他。
贾政看完,脸色铁青:“月圆之夜……还有五天。
陛下最近常召见番邦使节,又提拔了几位年轻武官,怕是有人坐不住了。”
“谁?”
我问。
“还能有谁?”
他冷笑,“那些一辈子靠盐税吃饭的老蛀虫。
他们宁可江山崩塌,也不愿丢掉一个铜板。”
我们当即拟定三策:
其一,密奏皇帝加强乾清宫守卫,调换可疑太监;
其二,联络陆孚,让他控制京营部分兵力;
其三,放出风声,说我已在淞江掌握全部走私证据,一旦有变,立即公之于众。
第五日夜,月圆如盘。
果然,子时刚过,宫中火光冲天。
一队身穿禁军服饰的黑衣人突袭乾清宫,意图弑君。
幸而早有防备,锦衣卫与御前侍卫拼死抵抗,鏖战两个时辰,终将叛军剿灭。
事后查明,主谋竟是礼部尚书周廷儒之弟,曾任沿海卫指挥使,长期勾结倭寇。
而资金来源,赫然指向贺家盐号!
皇帝勃然大怒,下诏:
周氏满门抄斩,贺氏族人流放三千里,涉案官员一律革职查办,永不叙用!
一场惊天阴谋,就此瓦解。
三日后,我再次踏入乾清殿。
这一次,百官肃立,无人敢言半句异议。